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摆渡人》读后感_1700字

2019-10-01 15:38:46 读后感

《摆渡人》读后感1700字

渡人,以爱之名

《摆渡人》畅销欧美33个国家、被翻译成17种语言的心灵治愈小说,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人性救赎之作。一个史诗般动人的温情故事,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摆渡人》荣获苏格兰图书大奖、布兰福博斯奖、格兰扁图书奖、考文垂灵感图书奖候补提名,入围英国文学社图书大奖,英国《卫报》等多家重量级报刊媒体震撼推荐。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撩人的书评,可能不会读这本超现实的小说,断断续续翻了两遍,觉得盛名难负。故事俗套而单薄,也没有错综复杂的情节,怎么就史诗般动人了呢?凭什么震颤千万读者的灵魂?能被这样的小说治愈,想必也是无病呻吟之人。

或许,在信仰基督的西方文化语境里,对这本书的内容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作者用了近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来写死亡、灵魂以及灵魂的归宿,在关于死亡和灵魂的哲学层面,作者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广阔的回味空间。

车祸,隧道,死亡,灵魂,荒原,摆渡人,神秘的湖泊,恶灵,门,安全屋,复活……所有这些,无不充满暧昧的隐喻。

车祸,生活中的灾难,隐喻死亡,毁灭。

隧道,黑暗而未知的路径,通向的可能是光明,也可能是更幽暗的深渊。

死亡,生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人际关系完结,清零。毁灭,抑或新的开始。

灵魂,魂魄,宗教哲学开枝散叶的根本,人类超自然、非物质的存在,或许什么也没有,只是一种想象,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灵魂有归属感,需要寻求归宿。

“你错了。”伊莱扎说,“不是这个地方不让他们走,而是这些灵魂自己束缚住了自己。”
“你宁愿让自己的灵魂灰飞烟灭都要回去?”

荒原,不适合永久驻留的所在,黑暗中的荒野也更加危机四伏。

灼热的紫红色荒原。天空布满了焦橙色和紫罗兰色,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了,太可怕了。
留在荒原,然后就是完全、彻底、永恒地孤独下去。
这里空空荡荡,除了狰狞可怖、参差不齐的岩石和血红色的地面外什么也没有。在遥远的前方,一群灵魂正向她这里飘移而来。

擺渡人,就是同行者,陪伴者,守护者,父母,恋人,亲人,朋友。摆渡即超度,渡人亦渡己。

“我們要去哪兒?”
她當然會問這個問題。早在好多好多年前,崔斯坦就已經想好了一個固定的回答。
“我会引着你穿过荒原。当你完成这段旅程后,你就安全了。”
“我到了哪里就安全了?”她追问道。
“往前。”
往前。每次都是他们继续往前走,而他则返身离开。他早就已经安于这种极不公平的命运安排了,这些事也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困扰,直到……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嗨,原来你在这里。

湖泊,荒原中的神秘湖泊,平静的湖面下面潜伏着恶灵,伺机吞噬落水的灵魂。

湖水的味道——腥臊恶臭、污浊不堪,湖水滑过舌尖时像油一样黏稠,而且那一切都发生在她心像投射出的石楠丛生的荒原上。
所以眼下的选择没有最糟,只有更糟——是在污水里扑腾还是在黑夜中冒险呢?

恶灵,没有归宿的孤魂野鬼,邪恶的灵魂,被恶灵吞噬的灵魂也会变成恶灵。

,可以是出口,也可以是入口,不同空间界面,打开一扇门,即打开另一个世界,形成不同空间之间明暗的光线对流。

她想到了自己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一扇永远无法打开的门,一片荒原,一大群魔鬼,一番大海捞针式的绝望搜寻。这一件件令人恐惧的事让她不寒而栗。
在门的另一端,等待她的将会是血色的天空和飞旋的恶魔。她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伊莱扎说过,任何门都可以。只要她确定,任何一扇门都可以将她带回想去的地方,但迪伦已经知道要从哪一扇门出去了。不一会儿,她就已经站在门前了。她呼吸着一盆盆橘色与黄色的花朵散发出的醉人气息,眯着眼睛看着挂在大门正中的金属牌上耀眼的阳光。

安全屋,避难所,诺亚方舟,守护脆弱的希望。守住自己,不为外物所惑,屏蔽诱惑,屏蔽风险。躲避黑暗与恶魔的同时,也禁锢了自己。

复活,生命的回归,灵魂获得救赎。

回到吉斯夏尔当一名中学生,每天和母亲抗争,和附近的那些白痴们擦肩而过,这倒容易多了。现在她都无法想象自己重新做那些事情时的样子了。

上帝,总宗教的名义,以爱渡人。

  • 《摆渡人3:无境之爱》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_读后感_500字
  • 《摆渡人2:重返荒原》_读后感_500字
  • 《摆渡人》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摆渡人》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摆渡人》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摆渡人》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摆渡人》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摆渡人》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摆渡人》_读后感_1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