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_700字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700字
既悲伤又温暖,这是一个让我们重新面对人生的故事。是继《解忧杂货店》之后,东野圭吾又一部慰藉人心之作。
熏子年仅6岁的女儿瑞穗因为意外溺水被医生判定接近脑死亡,熏子和本已打算离婚的丈夫和昌痛彻心扉,但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就在他们接受女儿已经死亡,决定捐献器官与女儿做最后道别的时候,瑞穗的手突然动了。这仅有的彷如错觉的颤动,让熏子夫妻拒绝承认医生的脑死亡诊断。于是,熏子夫妻不惜利用最新的医疗科技维持已经无意识的女儿的生命迹象,陷入了“死亡”判定的漩涡中。
然而,熏子心里的瑞穗是个可爱的宝贝,在別人眼中却是个骇人的怪物。在别人看来,瑞穗尽管还保留呼吸,但实际上已经死了,熏子却想不通:瑞穗明明还活着,他们为什么说她死了呢?维持女儿的生命,这对于一位母亲来说,是支撑她人生的微弱的希望,是哪怕徒劳、哪怕套上以爱为名的枷锁也要坚持的执念。
《沉睡的人鱼之家》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尖锐而深刻的社会问题:当情感和伦理道德产生矛盾时该如何抉择,当法律的界定和社会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要如何取舍?
当希望变成一种绝望,痛苦有如无边的黑暗吞噬人生。挑战人性与道德的界限,是对人类心中之爱的终极考验。东野圭吾自己也说:“写出这样的故事真的好吗?我现在仍然在烦恼之中。”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让所有人陷入深思。如果说东野圭吾一向擅长书写对于“生命”的拷问,这本书所触及的或许就是最残忍最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在本书中,东野圭吾重新定义了“死亡”,我们感受到他前所未有的耐心,对内心世界、人性的深度剖析,同时也包含他了对伦理学以及医学方面的争论和思考。(参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