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我们仨》读后感_800字

2019-08-25 19:22:53 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800字

2017年第一次读纸质版的《我们仨》。再读之,依然有许多次的放下、合本、起身、踱步。眼睛酸胀,如鲠在喉。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对自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往事回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有些意识流,真幻虚实,读起来稍有费力。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全书着墨最重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平凡的日子。九十二岁的老人,夫逝女亡,追忆往事,平实的叙述,缓慢淡然的笔触。却还是能读到情感的隐忍,压抑的思念,以及令人唏嘘,惋惜的人生温暖。即便如文化大革命那些扭曲人性的特殊历史时期,先生笔下依然是平静柔和。那种面对生活如此巨变的欣然适应,那些保持心灵透明纯净的人生乐趣。仿若那段历史真的是岁月宁好,云淡风轻。仿若钱钟书、杨绛、钱瑗都不曾命运多舛。

我们都曾在命运大起大落,悲欢离合,生死别离之时悲痛欲绝,撕心裂肺的哭过喊过。而先生的思念,一个人的思念,润于笔墨,浸于文字,藏于看似波澜不惊的岁月。但我们读之,仍然心疼先生的茕茕孑立,踽踽独行。泪目先生之爱女钱瑗先逝,白发人送黑发人,阴阳两隔的无奈与思念。温暖于先生芸芸众生,觅得相濡以沫,互相支撑的爱情,亲情。这样的一个家,如此的《我们仨》。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是啊,无论什么样的荣誉,多大的利益,都抵不过先生心中的平安相守。           每个人活在世间,终将面临死别。“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样干净透明、纯粹美好、相守相助的他们仨,也终由相聚到相失……

先生孤独中写下的文字,这如许的温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传递着执著有力的星光,教会我们如何慢慢成长,慢慢的长出温和的力量,慢慢来爱,慢慢的一起承担……。读完,请珍惜!更珍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