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第3版)》读后感_700字
《兄弟(第3版)》读后感700字
余华用他一贯调侃生动的文笔塑造了一个很吸引人的开头。娓娓道来了他那因为同一当子事而惨死的父亲和他永远抬不起头来的母亲。接着是他的母亲和宋钢的父亲再婚,家庭和睦,两兄弟的幸福生活也拉开序幕。然而,不幸的是文革的到来,同时也是第一部的高潮,父亲宋凡平惨死街头,两兄弟相依为命⋯⋯
余华被称为当代作家中的先锋战士。他的故事情节处处都是荒诞离奇、血腥与暴力并重。他往往用一种夸大、与现实不符的语言去描写人物活动。从头到尾读者的情绪跟随情节起伏跌宕。时而让人痛心疾首、时而大呼过瘾。他就是这样一个作家,《活着》是这样,《兄弟》也是这样。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光辉代表的宋凡平死后因为无力购买棺材,而将脚砍断折入劣质棺材中。而文化大革命维护者的孙伟父亲;最终下场却是自己将钢钉打入脑袋。兄弟两人中李光头机缘巧合下得到改革的东方,事业有成令人羡慕。但那又如何?他始终在爱情上输给了宋钢。宋钢拥有了与林红的爱情、但是生性懦弱的他最终卧轨自杀。从此,他们两人再不理睬,林发展成了红灯区的老鸨,李则计划着带宋的骨灰上太空。
合上书,真是有各种感慨。上半部是不忍心往下看,下半部是看着觉得恶心,不可思议。用作者自己话来说:”前一个是文革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年代;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万象纵生的年代。“
其实,纵观整部作品,我觉得主题是讽刺。惨烈里的真心,温柔乡里的卑劣,是多么辛辣不见血的嘲讽。前后人物关系极其鲜明的对比,人物命运出乎意料的发展,余华想要表达的便是一种控诉。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悲剧,似乎是在更倾向于一种滑稽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