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_1400字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后感1400字
余华的书,我只看过两本,这是第二本。每一本都那么精彩,每一本都是不带歇气的一口气看完,看的忘乎自我,沉浸其中,看的觉得真实的世界太不真实了,要好好思考一下才明白,我脑子里的世界只是余华写的一本书。
真的太精彩了。
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异常严肃的,但真的不是这样,我数不清笑了有几回了,还是笑出声的那种,前半部分几乎是语言幽默风趣,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景象,同时情节设置也幽默。动人的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但是余华却总是能用无比平庸的描述在我大脑重重画下一个记号,这种文字比呐喊和呼叫更有一种深沉的力量。越往后看,真的很怕这个故事会是悲剧收尾,许三观因为刚卖完血又喝了很多酒,而且一个月前才刚卖了一次,揪着一颗心边读边祈祷着许三观不会出什么问题吧?幸好是没有。但人无知,没有科学真的太可怕了,劝酒是往死里劝的那种,宁愿伤身体,也不愿伤感情,感情是用喝酒的多少来衡量。后面又担心,许三观最后在去上海的途中会不会因为过度卖血而死亡了。所幸痛哭流涕的看到了所期待的生活该有的美好模样。
假如许三观不能靠卖血挣钱怎么办?他或许就娶不到老婆,可能家也没了,最后儿子一乐的性命也没了,生活全不一样了。钱这个东西太重要了,在社会上摸滚打爬了之后也认识了钱的重要性,开始慢慢现实起来。
真的很喜欢许三观和许玉兰。这样看来许玉兰父亲当年的决定真是先知,给女儿选了一对路子。两个人都是骨子里善良的人,许玉兰看似花瓶却胜似花瓶,每天出门一次换一套衣服,一共出门三四次,一天换三四套不同的衣服出门,赢来了 “油条西施”的称号,样貌也长的好看,身材一直保持的很好。
嗓门和性格却与样貌不符,一副大嗓门经常坐在门槛上哭喊,哈哈哈哈,真是可爱的经典惯性动作,为人直爽大气。同时却是经营家庭的一把好手,会精打细算的算好每一个人的饭量,以及能够节省下来的用量,这不,大饥荒的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粗略大概得算一下自己的花销,但许玉兰却是一分一毫的精确到5个人的用量能吃三个月,而再稀一点也只能吃5个月。这种理财观念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学习。许三观是幸运的,娶的是许玉兰。
同时许玉兰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爱她、心疼她、与她日常拌嘴的许三观。钱重要吗?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能在你受批斗的时候天天给你送饭,还把红烧肉藏在米饭下的人;更重要的是千里迢迢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也要去保全儿子,与妻子同甘共苦的人;更重要的是在你身体出轨了之后,只是简单的生一下气,然后罚你多做一些家务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重要了,它是支撑你在这个世间快乐与否的坚定信念,是生活中的强光。
不过话说回来,那时候的出轨竟是这样的?像是,在开玩笑?像是很普遍,性质也很一般。如今的出轨就像对另一方来说就像是晴天霹雳,甚至对所有人来说都像是晴天霹雳,现在出轨考虑的都是要不要离婚,那时候出轨我就罚罚你好了,反正也不会离婚。感情维系在一起其实还是需要某种纽带的,冲动和感情用事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我们要用某种东西去约束它,过了这部分往后的生活越来越好那是相当有可能得,不一定都要用离婚或者分开去解决,当然真正需要分开的情况也有很多。现在的网络太发达了,发生一件事情马上全世界都能知道,生活在一种别人带来的恐慌里,以前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