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1700字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1700字
读完这本书,一股绝望无力感油然而生,有有沉重,也有感动,在反腐这场大斗争中,那些敢于终其一生扛着炸药包的人实在可亲可爱可敬,只要有人心里还有原则,有底线,有忠义,就还有救。
故事的开头,就是男主人侯亮平焦急等候延误的航班,仿佛一开头就昭示着反腐这条路的不同寻常,就像这延误的航班一般不会一帆风顺,阻碍重重。故事情节跌宕,一波三折,作者把我引向了一个误区,或许大家都被引向了误区。我一直以为丁珍义的逃脱是李达康的所作所为。对于高育亮有种学生对老师的敬爱,最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这种人着实可恨,他原本可以不腐,怎奈他太过附庸风雅,喜欢的东西太多,软肋也就越多,这样的人,别人不给你设陷阱给谁设?所谓的爱情,不过是得到了一个高仿货,却把真正的明珠暗投,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祁同伟,这是一个类似与曹操的人,大有“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气势。都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我看不见得,枭雄永远是枭雄,不会因时代而改变,只不过他们更合适乱世,祁同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纯粹的小人,可以为事业牺牲爱情,牺牲友情,却又渴望一世情深,英雄惺惺相惜。他又是残忍的,毁了一个女人的幸福,又是有魄力的,没有背景,创造背景,他中背景的毒太深,是这个社会的残酷害了他;他是孤傲的,宁可自己审判自己,也绝不他人审判,真心有点佩服;他也是有情之人,也有心底不可触碰的温柔,一个矛盾的人。
蔡成功,这是一个略显卑鄙的小人物,搅动了风云,他的无底线,可以坑害朋友,员工,靠着欺骗渴求成功又怎么会成功?是这个社会教会了他欺骗,是他忘记了自己,迷失了自己。
再来说说李达康,这是一个无法禁止即自由的闯将,有点专横,是个只专注于经济建设,忽视团队建设的人,这种人的存在,制造了大批蛀虫,却不自知。我都怀疑那天被人卖了也未可知。一个党要有纪律,要有监督。你自以为是的自律也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他是个不懂得治人有专攻的道理,一根筋,才被他人成功敷衍。
再来说说主人公侯亮平,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疯子,一个可爱的人,有海瑞的气魄。每一次都是惊心动魄,这也是个无比理智的人,才敢于质疑自己的老师。当然,还应该感谢他的老师,他的那些敦敦教诲塑造了今日的他,可惜他的老师自身却未能做到,何其可笑?
怎么办?我还想说的人很多,允许我再说几个。陈海,初次看到的他的出现,觉得他太过小心谨慎,但是他却是一个有法度、有原则、有坚守的人,在权威面前,做了该做的,是一个纯粹的好人。而他的父亲,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信仰者,是真正的英雄,从艰难时期过来的他,更懂得人民的含义,真是可爱可敬。
最后再来说说那些官太太们,要不腐,谈何容易?毕竟自己的丈夫树大招风。钟小艾,本身身处官场,是一个时刻与思想打交道,她的不腐除了这些,也有其丈夫的影响,更多的是自身的人格魅力,毕竟同为夫妻,自然有夫妻相。吴慧芬,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追求完美主义的知识分子。她所追求的,她的丈夫能满足,所以可以隐忍。梁璐的戏份并不多,却是个比较可怜的人。她是祁同伟的垫脚石,当初她可能明白,可惜终究没有彻底拒绝,可能心底是真的爱过吧。而高家姐妹,是工具,她们的人生本不该如此,却因美貌成为他人利用的资本,究竟是自愿还是强迫,都不重要,她们至少得到过别人的爱,也算略有安慰了。
一部官场反腐小说,折射出的何止是官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所谓人民的名义,多少人打着这一旗号,去祸害人民?又有多少人利用他们故意挑起政府与人民的矛盾?人民是无知的,需要的是耐心,党的群众路线若能走好,也不至于如此。为什么一出事就找政府?一方面显示人民诉求难申,另一方面,不也显示了人民的信任吗?我们的党不缺有才有能力的管理者,就缺有素质,有良心,有耐心的基层工作者!当初我党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不就是为了相互监督,相互进步吗?只有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上去了,人民最基本的诉求得到满足,国家才会稳定,才会和谐!我觉得优秀干部驻村就很好,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不食人间烟火,不知百姓疾苦,谈何为人民服务?希望这项政策不要变成不作为,庸政、懒政。政者,正者,请先正好自己的身,才能明白何为人民的名义。原谅我有一颗愤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