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8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和哈桑一起长大,形影不离。可是,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一个是普什图,一个是哈扎拉;一个是逊尼派,一个是什叶派,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标签所分隔开来,尽管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尽管他们事实上拥有同一位父亲。身份的不同,注定了命运的差异,哈桑永远不能成为阿米尔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哈桑把阿米尔当做最好的朋友,但阿米尔却不把哈桑当朋友,而是当做一只任人差使的小狗。阿米尔为了获得父亲的爱,不惜以伤害哈桑为代价,赶走了哈桑,让他离开了这个家。
但哈桑却毫不抱怨,口中喃喃“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对阿米尔无私的付出一切,最后甚至为了保护阿米尔家豪华的住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阿米尔,却并没有把哈桑放在和自己相同的位置上,更没有相应的对哈桑付出他的爱。
都说爱是相互的,当被爱的一方并不能回报爱他的那个人时,这时候,别人的付出又对他来说,是无法承受的重量。让我们能够愉快地接受被爱的方式,就是给予那个人相同的甚至是更多的爱,但阿米尔没有,所以他就只能陷入痛苦和内疚中。
小说其中的一大线索就是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救赎,因为年少时的懦弱和胆小,多年来都承受着对哈桑的愧疚,让她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活得轻松,当拉辛汗在死前打电话告诉他,让他回喀布尔救哈桑的孩子时说“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于是,安米尔义无反顾的回到已经受塔利班统治的面目全非的故乡,在与阿赛夫的斗争中救赎自己。
追风筝的人所追求的仅仅是风筝吗?很明显不是,我想,那只风筝即是哈桑在喊“为你,千千万万遍。”后去追逐的那只断线的风筝,也是阿米尔成年后,踏上重回故乡之路,去追寻自我救赎的那只他心里面飘忽不定的风筝,更是我们千千万万人,所要追寻的,内心的无愧和宁静。
于5.15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