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货物买卖合同范本【专业版】
动产货物买卖合同范本【专业版】
出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买受方: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风险告知:在签订买卖合同之前,应当确认主体是否具备订立合同的资格,同时核实签约方是否具有实际履行能力。如果主体是法人组织的应注意:①在订立合同时要求对方提供资格证明如营业执照的原件,同时注意其证件复印件等非原件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防止造假。②注意审查营业执照是否有瑕疵,比如被吊销、被暂扣等情况。③可以通过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审查对方实际注册资本和资金,确保其有合同实际履行能力。④确认买卖方必须是标的物的所有人或者有权处分该物的组织。如果主体是个人的应注意,对其进行履约能力的审查可以通过对其单位及其同事、家庭、朋友、邻居等进行调查,以获取相关信息,最后综合判断其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和信用程度。
甲乙双方经过协商,本着平等自愿、公平和互利互惠原则,就甲方向乙方出卖本合同约定的货物事宜,达成如下一致:
第一条、名称、品种、规格和质量
1、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
3、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按下列第_____项执行:
⑴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执行(须注明按国家标准或部颁或企业具体标准,如标准代号、编号和标准名称等)。
⑵按样本,样本作为合同的附件(应注明样本封存及保管方式)
⑶按双方商定要求执行,具体为: __________________(应具体约定产品质量要求)。
第二条、数量和计量单位、计量方法
1、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量单位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3、交货数量的正负尾差、合理磅差和在途自然增减量规定及计算方法
第三条、包装方式和包装品的处理
第四条、交货方式
1、交货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如甲方在约定时间不能按期交货,乙方允许甲方顺延交货日期15天)。
2、交货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3、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保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买卖相关的单证的转移: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五条、验收
验收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条、损失风险
货物在送达交货地点前的损失风险由甲方承担,其后的损失风险由乙方承担。
第七条、价格与货款支付
1、单价: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价:___________________
3、货款支付
货款的支付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货款的支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条、提出异议的时间和方法
1、乙方在验收中如发现货物的品种、型号、规格、花色和质量不合规定或约定,应在妥善保管货物的同时,自收到货物后 日内向甲方提出书面的异议;乙方未及时提出异议的,视为货物合乎规定。
2、乙方因使用、保管、保养不善等自身原因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不得提出异议。
第九条、甲方违约责任
1、甲方不能交货的,则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甲方返还已支付的款项,乙方自愿放弃主张定金责任。
2、甲方所交货物的品种、型号、规格、花色、质量不符合约定的,乙方如同意利用货物,应按质论价;如乙方不能利用的,应依据具体情况,由甲方负责调换、修理、所产生的费用由甲方支付。
第十条、乙方违约责任
1、乙方若自提货物未按甲方通知的日期或合同约定的日期提货的,应以实际逾期提货天数,每日按货物总额的______%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2、乙方逾期付款的,应按逾期付款金额每日______%计算,向甲方支付违约金或一次性支付违约金。
风险告知:法定违约金是指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的违约金数额或比例,约定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或比例。 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则应该按照相关法规条例的具体规定处理;如果有关条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的,则应该按照《民法总则》及《合同法》中关于承担违约金责任的一般原则执行。即使合同中没有规定违约金的条款,但只要由于违约造成了对方的损失,违约方就应向对方支付赔偿金。该赔偿金的数额,可按照签订合同时有效的有关条例的规定执行,有关条例对违约金比例未作规定,而违约又未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3、甲方为维权而支出的所有费用(包含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用、交通费等)均由乙方承担。
第十一条、争议的处理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处理。
第十二条、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甲乙双方也可达成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本合同自双方或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出卖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 买受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货物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
一、主体资格审核
确认主体是否具备订立买卖合同的资格,同时核实签约当事人是否具有实际履行能力。
(一)主体是法人组织的:
1、在订立合同时要求对方提供资格证明,如营业执照的原件。要注意其非原件的证明材料(如证件复印件等)的真实性,防止造假。
2、注意审查营业执照是否有瑕疵,比如被吊销、被暂扣等情况。
3、可以通过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审查对方实际注册资本和资金,确保其有合同实际履行能力。(通过网上相关软件“天眼查”查询合同向对方的涉诉情况、是否为私信人员,法定代表人、股东是否为私信人员,股东结构、注册资本到账情况,)
4、确认双方是货物的所有人或者有权处分该物的组织(一般在公开市场、商场问题不大,否则,货物的价格与市场价格对比明显畸低要考虑货物的来源,贪便宜吃大亏,但是不是要求买贵的不买便宜的,主要根据我没对产品的要求,例如:要看用途、使用时间、外观等情况选择)。
5、核实公司代表人的身份和委托材料及身份证明。(相关材料要作为合同附件)
(二)主体是个人的,可以通过对其单位及其同事、家庭、朋友、邻居等进行调查,以获取相关信息,最后综合判断其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和信用程度。
1、提供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与原件核对一致);最好是夫妻共同签字。
2、尽可能提供担保人(公务员)或提供房产等抵押(办理他项权利证明),动产(质押)。
3、是否为货物所有权人要重点审查。
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如果主体是法人组织的,应以营业执照名称为准,如果是自然人,应以居民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准。
三、货物的参数
(一)货物应写明具体的全称,不能简写,不得为法律禁止或限制流通物。
(二)品种、规格、型号、等级、花色等要写具体注明,必要时可通过附件说明标的的实际情况。
(三)数量、价款要明确,包括双方协定的数额计量单位,同时应在合同中标出货物的单价、总价,币种、支付方式及程序等,各项都须明确填写,不得含糊。
四、货物的质量要求
产品质量应按照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按照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也可以协商确定。合同应重点对货物质量加以约定,以便于验收,避免纠纷。卖方应当按照约定标准交付货物,如果交付时附有说明书的,交付物应符合说明书上的质量要求。
五、货物的包装标准
包装方式可以双方约定(具体明确),无约定的应当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装,没有通用方式的,应当采取足以保护货物的包装方式。
六、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
(一)合同履行期限可按照年度、季度、月、旬、日计算,得准确、具体、合理,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词语。
(二)买卖合同履行地点指的是交货地点,要写清楚、具体、准确。
(三)合同履行方式要写得具体明确。(合同履行方式=双方应约定交货、提货、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
七、交货的时间、地点、方式
交货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是合同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在买卖合同中予以明确。
一般情况下,货物的所有权在交付时发生转移,风险承担也会随之转移。
收货单位盖章或指定收货人签字的约定。
八、检验标准、时间、方法
合同中应当约定检验的时间、地点、标准和方法、买方发现质量问题提出异议的时间及卖方答复的时间、发生质量争议的鉴定机构。
买方收到货物后,应在约定期间内对货物进行检验,如发现货物不符合约定应在检验期内及时通知卖方,买方不通知或者通知不及时的,视为所交货物符合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方应及时检验,并在发现问题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卖方。
九、结算方式
结算方式,应该在买卖合同中具体、明确地约定。用支票进行支付的,应按规定程序检查,以免被套走货物。
十、合同双方沟通和联系人和方式的确定。
十一、违约责任
对违约行为的惩处,合同双方应在合同违约责任条款中加以详细描述(应当具体说明)。 如果双方违反了约定事项,应当按照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约定必须具体、明确)
十二、解决争议的方法
解决争议的方法,要明确具体。根据规定,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合同只能选择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争议处理机构和法院来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