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犯困想睡觉是什么原因 经常犯困想睡觉吃什么好
每隔5分钟调一个闹钟依然起不了床;每天早上刚起床,就有一股睡午觉的冲动……这些都道出了不少起床困难户的心声。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状态,不仅影响了日常生活,还降低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那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解决?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
人体生物钟最佳作息时间是晚上22点前入睡,早上7点前起床。一般情况而言:
- 12岁以下的小孩睡眠平均为10小时;
- 13-2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 21-30岁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约7小时的睡眠时间;
- 31-70岁的人群每天则需6-7小时;
- 71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为5-7小时。
如果没有熬夜且睡眠时间达标,但是每天到点起床的时候觉得眼皮很重睁不开、疲惫不堪、头脑发昏、打不起精神来,那么恭喜你能喜提“起床困难户”的称号了。
起床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内湿气重。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阻碍气机,容易损伤阳气,湿性重浊粘滞、趋下。湿气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不清爽感为特征的症状,如眼皮重、头身困重、四肢酸重、精神不爽、口气不清爽、大便不爽等,这也是为什么会湿气重、起床困难的原因。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热胶结在一起叫湿热,与寒凝结在一起叫做寒湿,而这两种湿邪也是起床困难户最常见的证型。
湿 热
湿热症状
- 口苦、口干、口臭、体味大;
- 脸部容易长痘、出油;
- 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
- 小便黄,异味大;
- 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
- 舌苔黄腻。
▍湿热还可细分为3种:
湿重于热:有一点口干,口苦不严重,舌苔腻而不黄;
湿热并重:口干、口苦严重些,舌苔黄厚腻;
热重于湿:特别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而干,大便干结。
▍湿热如何挑选食材?
如果湿重于热,可用偏凉性的土茯苓、薏米等煲汤;如果湿热并重或热重于湿时,可用偏寒性的绵茵陈、蒲公英、鸡骨草等。清湿热的药材多偏凉,有时候人体未必能接受,可以适当加点陈皮。
绵茵陈鲫鱼汤
▍材料:薏米15g,棉茵陈30g,鲫鱼2条,瘦肉100g,蜜枣2颗。
▍做法:先将绵茵陈清洗后,和薏米一起用冷水浸泡5-10分钟;瘦肉飞水,鲫鱼去内脏洗净;用油煎鱼至两面微金黄色;将煎好的鲫鱼盛入汤煲内,放入其他材料,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1小时,最后加入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消暑,除湿利尿。
寒 湿
寒湿症状
- 容易腹胀、拉肚子;
- 皮肤病多发,如湿疹;
- 易浮肿,如手脚肿、眼泡肿;
- 大便粘,不成形;
- 舌苔淡白,常有齿痕,口淡不喝。
▍寒湿如何挑选食材?
煲汤、炒菜时,适宜加入温性的姜片、花椒、陈皮、砂仁,能起到苦温燥湿的作用。寒湿者往往还存在脾胃虚寒,可适当加一些健脾的药材,如茯苓、淮山、党参。
白术茯苓排骨汤
▍材料:白术10g、茯苓30g、山药30g、大枣2颗、猪排骨100g。
▍做法:把材料洗净,猪排骨洗净斩块水焯后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汤煲,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1小时,最后加入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