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铯137

2022-07-16 12:51:14 百科资料

铯137是一种原子序数为55,原子量为137的核素,化学符号为Cs-137。铯有37 种同位素及16 种同质异能素,除了Cs 是天然存在的稳定性同位素,其余均为放射性同位素。环境放射性核素中,铯-137主要来源核武器试验、核反应堆的放射性废物和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放射性废液等。铯-137是核弹、核武器试验和核反应堆内核裂变的副产品之一,释放γ射线。

因为铯-137的半衰期较长,达30 年,如果通过进食或呼吸摄入了铯-137,或受到沉降在地面上的铯-137照射,会对身体产生较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辐射强度﹑暴露时间和受影响的人体细胞种类等。如果是高辐射放射源,可能会引起急性放射病症,如恶心,疲倦、呕吐及毛发脱落等,如果受到约1希沃特(Sv)辐射剂量的直接照射,甚至会引致死亡。铯-137进入人体会积聚在肌肉组织中,并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作为一种常用γ辐射源,铯-137可用于校对医治癌症的放射治疗设备,也可以用于校对用来监测放射治疗人员及患者所接受的辐射水平的辐射监测仪器。

此外,铯-137可以用来杀死食物内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增加食物的储存时间,这种方法有抑制发霉和保持新鲜的效果,经辐射处理的食物不会带放射性或残留有毒物质。铯-137也用于监测工业产品的重量、厚度和密度,以及探测焊接点和金属管道的裂缝。

  • 中文名称 铯-137
  • 外文名称 Cesium-137
  • 原子序数 55
  • 核素符号 Cs
  • 原子质量数 136.907

名称及毒性分组

  (1)中文名称:铯-137

  (2)英文名称:Cesium-137

  (3)核素符号:Cs

  (4)原子序数:55

  (5)原子质量数:136.907

  (6)毒性分组:中毒组

  (7)半衰期:30.1671a

主要来源

  (1)核武器试验。

  (2)核反应堆的放射性废物。

  (3)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放射性废液。

监测方法

  (1)γ能谱法。是利用Cs的子体mBa的γ射线可在γ谱仪上直接测量。此法简便,但是灵敏度低,所以对于低含量的样品还不能代替放化分离浓集后的β计数法测量。当样品中同时存在有Cs时,则必须用γ谱仪测量,才可将二者分开。

  (2)离子交换法。无机离子交换法是铯分离浓集的常用方法,使用的无机离子交换剂有:磷钼酸铵、亚铁氰化钴钾、亚铁氰化铜、亚铁氰化钴等,也可以将亚铁氰化物吸附在阴离子交换剂上制备成亚铁氰化物-交换树脂。食品中Cs的测定采用磷钼酸铵法或亚铁氩钴钾法、γ能谱测定法,详见《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 铯-137的测定》(GB14883.10-94)。

  (3)沉淀法。基于铯与四苯硼化物、碘铋酸盐、硅钨酸盐和氯铂酸盐等生成沉淀达到分离的目的。这些铯的沉淀物可以用于称量和计数。磷钼酸铵(AMP)-碘铋酸铯沉淀法:在酸性溶液中用AMP吸附分离铯,并将吸附了铯的AMP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然后在柠檬酸和醋酸溶液中以碘铋酸铯沉淀137Cs并测量其β或γ活度,此法是国内广泛应用的方法。具体测量方法、采用设备及步骤参见《水中铯-137放射化学分析方法》(GB6767-86),生物样品灰参检测方法参见《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GB11221-89)。

  (4)萃取法。可用4-仲丁基-2(α-甲苄基)酚(BAMBP)萃取Cs。尿样中137Cs的测定采用萃取法,具体如下:尿样经酸化处理,其中的Cs经金属盐阴离子交换树脂-亚铁氰化钴钾吸附,BAMBP萃取,硝酸反萃取等程序分离纯化,制源并用低本底β计数器测量。本法主要试剂及仪器及分析步骤参见《辐射防护手册第二分册辐射防护监测技术》。

  (5)人体内污染监测方法。

  全身计数:γ谱全身测量,典型探测限50Bq;尿样分析:γ谱尿样测量,典型探测限1Bq/L。

用途

  (1)制作工业γ放射源:用于密度测量、厚度测量、核辐射称重、卷烟密度测量、测井、煤炭勘探开发等。

  (2)医用γ放射源:氯化铯注射液可用于心脏扫描,辅助诊断心肌梗死及其病变,还可用来诊断甲状腺肿瘤及癌症治疗。

  (3)农业及生物学应用:高活度137Cs源用于辐照育种、辐照贮存食品、医疗器械的杀菌。

  (4)用于制作同位素电池和同位素热源。

  (5)可作为核电站事故的信号核素。

  (6)可制成Cs-mBa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