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铄金

2022-07-14 17:00:54 百科资料

铄金,典故名,意思是(1).熔化金属。(2).谓伤人的谗言。出自《周礼·考工记序》。

  • 中文名 铄金
  • 拼    音 shuò jīn
  • 出    处 《周礼·考工记序》
  • 解    释 熔化金属。谓伤人的谗言

熔化金属

  《周礼·考工记序》:"铄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亦指熔化的金属。

铄金

  《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 盗跖 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 陈奇猷 集释:"《说文》:'铄,销金也。'案正在销之金,温度甚高,故 盗跖 不取。"

  汉 桓寛 《盐铁论·诏圣》:"夫铄金在炉, 庄蹻 不顾;钱刀在路,匹妇掇之。"一说指精美的金子。

  《史记·李斯列传》:"铄金百溢, 盗跖 不搏者。" 司马贞 索隐:"《尔雅》:'铄,美也。'言百溢之美金在於地,虽有 盗跖 之行,亦不取者,为其财多而罪重也。"

谓伤人的谗言

  《国语》卷三〈周语下·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钟〉

  王不听,卒铸大钟。二十四年,钟成,伶人告和。王谓伶州鸠曰:「钟果和矣。」对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对曰:「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三年之中,而害金再兴焉,惧一之废也。」王曰:「尔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钟不和。三国吴·韦昭注:「铄,销也。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销也。」

  《楚辞·九章》:"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王逸 注:"言众口所论,万人所言,金性坚刚,尚为销铄,以喻谗言多,使君乱惑也。"

  唐 司空图 《狂题》诗之三:"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事喜败而忌成,言铄金而销骨。"

  清 陈梦雷 《东行口占》之三:"铄金祗为招羣忌,投杼何当慰母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