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拳

铁线拳,又叫洪家铁线拳,属洪拳体系,少林外家拳之内功手法,专为锻炼桥手之用,是"广东十虎"之首铁桥三的绝技,后由铁桥三首徒林福成传授黄飞鸿。
铁线拳是洪拳的代表拳术,以运动肢干,畅通血脉为主,具有壮魄健体,反弱为强的功能。其大纲不外分外膀手与内膀手二式,外膀手属外功即手、眼、身、腰、马;内膀手属内功即心、神、意、气、力。它以刚、柔、逼、直、分、定、串、提、留、运、制、订十二支桥手为经纬,阴阳并用,以气透劲,又以二字钳羊马势保固腰肾,练此拳法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疾而不乱,徐而不弛,无论男女老少,皆能习之,恒久练习,有去病延年之效。
- 中文名称 铁线拳
- 类型 少林外家拳
- 目的 专为锻炼桥手
- 招式 以运动肢干,畅通血脉为主
- 功能 壮魄健体,反弱为强
历史渊源
"铁线拳"乃为洪家至宝,是一套高级内功拳法,为广东十虎铁桥三遗技。铁桥三原籍广东南海县人,生于1813年,卒于1886年即是光绪十二年。铁桥三原名梁坤,年幼时投拜少林洪拳巨子,福建蒲田少林僧人觉因和尚学技,入广州白云山能仁寺带发修行,于七年而尽觉因真传。
梁坤在觉因门下学艺尤精"铁线拳"、"三展拳"与"千斤坠",桥手锻炼的坚硬如铁,似钢铁铸成,常数十人拉之不倒,因此人称之为铁桥三而不名。
铁桥三之桥马稳劲,为当时武林首屈一指,名列广东十虎之一。当年广州河南富商蔡赞,富家子伍熙官曾先后聘铁三桥至家中授艺,后育善堂中医施雨良及孙指添,区珠,林福成等亦拜入为门下,其后林福成再将铁线拳授于黄飞鸿,黄飞鸿得此秘技后,异常重视,常言铁线拳乃为洪家至宝,命弟子谨记,切勿乱传,轻传于世。
铁线拳之取义,乃为刚柔两用,盖铁为刚、线为柔,因此刚柔并济,亦刚亦柔,故名"铁线拳",再配合内家手法,吐纳发劲,刚柔合一。
"铁线拳法"系以锻炼五脏六腑,强健体魄为主,以十二字诀为用,即刚,柔,逼,直,分,定,寸,提,留,运,制,订等十二支桥手。练习铁线拳除了要注重十二支桥手外,对发劲及七情声息,发音未最重要,每一式的发音皆以调节五脏六腑为主,脏腑得调,气血循环有序,阴阳和合,能劲力达内外,获得强筋健骨之效,因此洪家历代先辈习此拳者多享有高寿。
铁线拳是努气使力的功夫,稍有不慎就会谷伤度气,因为人要到十八足岁,脏腑器官才长好,所以铁线拳不适合十八周岁以下的小孩练习。
铁线拳谱
第一式 敬礼开拳 |
第二式 二虎潜踪 |
第三式 双剑且桥 |
第四式 老僧挑担 |
第五式 惊鸿敛翼 |
第六式 左右寸桥 |
第七式 三度珠桥 |
第八式 大仙拱手 |
第九式 二字箝阳马 |
第十式 掩护丹田 |
第十一式 抽手护胸 |
第十二式 两手遮天 |
第十三式 秦琼献锏 |
第十四式 饿鹰扑食 |
第十五式 迫桥 |
第十六式 定金桥 |
第十七式 虎啸龙吟 |
第十八式 双寸桥 |
第十九式 制桥 |
第二十式 分金槌 |
第二十一式 二虎潜踪 |
第二十二式 扇面子午 |
第二十三式 开弓射雕 |
第二十四式 外膀手 |
第二十五式 外膀手二 |
第二十六式 柔桥内膀 |
第二十七式 内膀之二 |
第二十八式 订桥 |
第二十九式 柔桥 |
第三十式 遮头 |
第三十一式 托掌 |
第三十二式 定金桥 |
第三十三式 侧身寸桥 |
第三十四式 制桥 |
第三十五式 分金桥 |
第三十六式 扇面子午(左势) |
第三十七式 开弓射雕(左势) |
第三十八式 外膀手(左势) |
第三十九式 外膀手二(左势) |
第四十式 柔桥内膀(左势) |
第四十一式 内膀之二(左势) |
第四十二式 订桥(左势) |
第四十三式 柔桥(左势) |
第四十四式 遮头(左势) |
第四十五式 托掌(左势) |
第四十六式 定金桥(左势) |
第四十七式 侧身寸桥(左势) |
第四十八式 制桥(左势) |
第四十九式 分金桥 |
第五十式 扇面十字手 |
第五十一式 双遮手 |
第五十二式 白虎献掌 |
第五十三式 猛虎爬沙 |
第五十四式 定金桥 |
第五十五式 虎啸龙吟 |
第五十六式 双寸桥 |
第五十七式 制桥 |
第五十八式 分金拳 |
第五十九式 二虎潜踪 |
第六十式 麒麟步 |
第六十一式 夹木槌 |
第六十二式 提壶敬酒 |
第六十三式 横割手 |
第六十四式 内膀手 |
第六十五式 内膀柔桥 |
第六十六式 内膀柔桥 |
第六十七式 遮顶 |
第六十八式 托掌 |
第六十九式 虎啸龙吟 |
第七十式 寸桥 |
第七十一式 制桥 |
第七十二式 分金槌 |
第七十三式 十字手 |
第七十四式 遮天 |
第七十五式 惊鸿敛翼 |
第七十六式 韦驮献杖 |
第七十七式 双遮头 |
第七十八式 迫桥 |
第七十九式 定金桥 |
第八十式 双寸桥 |
第八十一式 十字手 |
第八十二式 分金拳 |
第八十三式 二虎潜踪 |
第八十四式 收式 |
相关名人
广东十虎之十铁桥三梁坤
正名梁坤,有洪拳大师之称。与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共称"广东十虎"。少时拜少林名手金*李胡子为师,平生好习拳技,游览各地,寻师访友,苦练少林武术,练得桥手如铁。好与佛家往还,在广州市彩虹桥广昌梁布厂任教,技压各方拳勇,声名大振。生于逊清嘉庆年间,历咸丰同治两世,卒于光绪十二、三年间。铁桥三之死,乃因在海幢寺随圆光和尚练习三十六点铜环棍,积劳成疾,铁桥三因染有阿芙蓉癖者,圆光和尚命其戒烟,铁桥三从之,决心戒绝,苦练棍法,但因年事已老,体力不胜,染病而卒,享寿七十高龄。
陆阿采
广东驻防旗人。幼丧父母,依其族叔为活。叔遇之虐,衣食皆缺。阿采苦之,悄然逃他方为佣,其时才十二岁,伶仃孤苦,艰困备尝,某日因看神功戏而遇一异僧(一说是少林三德和尚),拜师学技七年,在异僧之荐,投九莲山少林跟至善习武。火烧少林寺之后,多方逃窜,隐于羊城,收黄飞鸿之父黄麒英为徒,继而退出武林,居乐善山房,致力医学,不谈技击。阿采老病死于家,享寿六十八,平生只授过一个徒弟,就是黄麒英。平生精于花拳,故有花拳陆阿采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