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鱼

钳鱼(qiányú),是北美洲主要的鲶鱼品种。它的官方产地为美国的密苏里州、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田纳西州,它的俗称是"钳猫(channel cat)"。在美国,每年有800万人捕捉它,是最爱被人捕捉的对象之一,且它在水产业里的名气是最大的。它又叫斑点叉尾鮰,具有肉厚无刺,皮滑肉嫩,肥美味浓的特点。钳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大鲜、大补的特点,通常用来做成煲仔菜,尤适合用榨菜来焖制,以吊出其鲜味,吃时钳鱼鲜美嫩滑,别有一番滋味。
- 中文名 钳鱼
- 别称 钳猫
- 界 动物界
- 生存环境 溪流、江河、水库、天然湖和池塘
- 产卵环境 在裂缝、洞穴和碎片
生长环境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Rafinesque)亦称沟鲶(ChannelCatfish),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鮰科(Ictaluridae)鱼
类。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区,

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产地是水质无污染、沙质或石砾底质、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与云斑鮰同时引进的一种鮰科鱼类,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我国大部份地区养殖。多生长于水质无污染的沙质或石砾底或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

种群分布
钳鱼源于新北界,分布在魁北克和美国的东部和北部,在墨西哥北部亦有其分布。后来这个品种被引进到欧洲的内陆湖和马来西亚的一些地方。加拿大的钳鱼数量很大,不仅栖息在五大湖,尼皮贡湖一带也有广泛分布。
捕捉方法
钳鱼很容易被天然物质做成的饵料捉住,比如蟋蟀、爬行动物、小鱼、鲱鱼、小龙虾、蛙、鲇鱼、翻车鱼和吸管。钳鱼可以被象牙皂做成的饵料抓住,还可以用有臭味的饵料来抓它,比如死鱼、死龙虾、大蒜、血液、肝脏、肉、奶酪、面团,甚至酷爱粉都可以。 有时这些臭饵料可以改制成面粉球或粉末状的物品,挂在钓鱼钩上。还可以把制好的这些挂在管子底部,慢慢地拴在钓鱼钩上。像鸡肝、小虾、狗食、鱿鱼和泡泡糖这些能在杂货商店买到的东西也可以抓住许多鱼。

用细颈绳、曳钓绳、树枝绳和田埂绳钓钳鱼,都是除了传统杆子和卷筒之外的流行的捕捉钳鱼的方式。还有的方法就是用圈子套,也叫"板条套子",是一种有角度的入口的木圈子,再加上金属套。 特有的饵料是变质的奶酪和狗食。用钳鱼套子捕到的钳鱼一天在100个左右。

没有安装钓鱼钩的垂钓者要特别小心钳鱼胸部的尖刺及它锋利的鳍。
食用功效
除了能补脾利水,还可以通气消胀 、益阴壮阳、养血补虚、养心补肾、消肿等功效,对水肿、脚气、腰酸腿软、痔疮、癣疥、耳痛、沙眼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同时还对催乳补血、预防麻疹、治疗慢性肾炎、防治肺结核有益,几乎老少皆宜。

火锅做法
梭边鱼火锅的特点:
色泽红亮,香气四溢,肉嫩味鲜,麻辣不燥。
主料:
鲜活梭边鱼 1000 克。
调助料
葱段 100 克,泡子姜片50克,子弹头泡椒100克,独蒜100 克,泡青菜梗50 克,火锅底料全部,胡椒粉2 克,精盐10 克,料酒100 克,醪糟汁30 克,香菜段5 克,鸡精5 克,味精3 克,猪骨鲜汤1000 克,火锅油800 克。
特荐烫食原料(5 人食用):
鸡胗 150 克,熟腰片150 克,肉丸子150 克,熟肥肠150 克,麻辣排骨200 克,火腿肠100 克,金针菇150 克,牛尾笋200 克,青笋200克,鸭血200 克,生菜150 克,豌豆苗150 克。
特荐味碟:油酥豆瓣尖椒碟5 份。
火锅底料配方
主料:郫县豆瓣150 克。
辅助调味原料:干辣椒节100 克,干花椒30 克,姜片25 克,冰糖15 克,豆豉20 克,熟菜油100 克,猪化油200 克。
香料配比:八角 5 克,桂皮3 克,山奈3 克,香叶2 克。
滋补药料:甘草 1 克,薄荷叶2 克,山药4 克,附片1 克,红花1 克,白蔻2 克,丁香1 克,枸杞20 粒。
底料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取50 克干辣椒节入清水锅中煮至皮软,用清水冲洗,剁成茸,即成糍粑辣椒。其余干辣椒与花椒入锅中,加少许熟菜油,用微火焙酥,凉后用刀剁碎,即成刀口椒。所有香料入绞肉机中粉碎成末,即成香料粉。郫县豆瓣稍剁,取净药罐一个,将滋补药包放入,加入清水适量,先大火烧开,去尽浮沫,改用小火熬成浓汁,去掉中药包待用。
2)底料炒制:锅置中火上,加熟菜油、猪化油,烧至四成油温,下郫县豆瓣、糍粑辣椒、冰糖、豆豉、姜片,用小火炒至豆瓣酥香时放入香料粉、滋补药料汁、刀口椒炒至香气四溢时起锅,底料即制成。
火锅油配方
火锅油是用干辣椒、花椒、香料与其他原料精心调制而成。它在火锅中不仅具有浓稠火锅卤汁,保持汤卤温度,滋润烫食原料作用,而且还具有增强汤卤色泽,增浓汤卤香味、麻味、辣味的作用。
原料:干辣椒节3000 克,干花椒1000 克。
辅料:郫县豆瓣2000 克葱段1000 克,姜片150 克,蒜颗150 克,八角200克,桂皮100 克,山奈150 克,草果50 克,白豆蔻25 克,砂仁30克,肉豆蔻15 克,丁香5 克,白芷10 克,小茴香20 克,香叶30 克,灵草15 克,排草10 克,冰糖50 克,米酒汁100 克,熟菜油25 千克,牛化油5 千克,猪化油20 千克。
特荐用具:100 厘米x100 厘米的不锈钢汤桶。
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将干辣椒节入清水锅中煮至变软后捞出,用清水冲洗,沥净水,加工成茸,即成糍粑辣椒。干花椒入锅中用微火焙至酥脆。八角、桂皮掰成小块,草果、白豆蔻、砂仁、肉豆蔻拍破,白芷、香叶、灵草、排草切碎。冰糖敲成黄豆大小。牛化油切成小块。所有香料用清水分别冲洗,沥净水。
2)火锅油制作:将牛化油放入汤桶内,置中火上炼至香气四溢时加熟菜油、猪化油烧至三成油温,放入葱段、姜片、蒜颗炸香,下郫县豆瓣、糍粑辣椒、冰糖、花椒,小火炒至香气四溢,水分快干、辣
椒微微发白时,放入白豆蔻、草果、砂仁、肉豆蔻、八角、桂皮、山奈、丁香、白芷、小茴香、香叶、灵草、排草,炒至豆瓣酥香时,烹入米酒,小火炒至米酒水分完全蒸发时,汤桶移离火口,凉后加盖,12 小时后,滤去料渣,即得火锅油。
技术揭秘
1、下葱段、姜片、蒜颗、郫县豆瓣、糍粑辣椒、香料等原料入汤桶中时,应慢慢下,以防溢锅。
2、炒制时,应用铁铲不停铲动,以防粘锅。
3、制作以鸡、鸭、鱼等鲜味足的原料为主料的风味火锅时,一宜少用或不用牛化油,改用熟菜油、豆油或猪化油。
4、制作全牛油火锅时,油脂全用牛化油。制作纯清油火锅时,油脂全用熟菜油。
猪骨鲜汤:
特点:色泽乳白,汤稠味鲜。
原料组成配方(以制作直径为50 厘米,高度为50 厘米的汤桶一桶为例):
主料:猪棒骨15 千克。
辅料:老母鸡1500 克,老母鸭2000 克,猪肘2000 克,猪肚1000 克。
调助料:老姜300 克,大葱500 克,白胡椒3 克,料酒500 克。
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将鸡、鸭宰杀后剖腹,治净。猪肘、猪肚刮洗至净。猪棒骨洗净,敲破。将猪棒骨、老母鸡、肥鸭、猪肘、猪肚入沸水锅中氽一水,取出用清水冲洗,沥净水。老姜拍破,大葱挽结。
2)鲜汤熬制:将猪棒骨、老母鸡、老母鸭、猪肘、猪肚、老姜、大葱、白胡椒、料酒入汤桶中,注入清水,旺火烧沸,撇净浮沫,用中火熬至汤色乳白、鲜香味浓时即可。
适用范围:
多用于制作白味、鸡、鸭、鱼等火锅,以及不喜食牛肉味食客使用的火锅。
技术揭秘:
清水须一次性加够,中途不加水。水不宜掺得太满,以免沸后溢锅。需旺火或中火熬制,小火熬制汤色不白。
油酥豆瓣尖椒碟
特点:辣香味醇,清鲜诱人。
原料组成配方(以5 份为例)
主要调味原料:油酥豆瓣50 克。
辅助调味原料:尖椒粒15 克,大头菜粒20 克,芹菜粒10 克,香葱花15 克,香菜末10 克,酥黄豆20 克,熟芝麻5 克。
制作程序:取 5 个专用碟,均匀放入油酥豆瓣、尖椒粒、大头菜粒、芹菜粒、香
葱花、香菜末,撒上酥黄豆、熟芝麻即可
锅底制作程序:
1)烹前工作:
将鲜活梭边鱼宰杀治净切块,加适量精盐、料酒拌匀码味片刻。子弹头泡椒去蒂,去籽。泡青菜梗切成块。
2)锅底制作:
锅置中火上,加火锅油,烧至四成油温,下泡子姜片、泡辣椒、泡青菜梗炒香,放入底料稍炒,掺入鲜汤,加独蒜、胡椒粉、精盐、米酒汁,熬至独蒜熟软时,下葱段、调入鸡精、味精起锅,入盛有辅料的火锅盆中,撒香菜段,锅底即制成。
食用方法:
锅底置炉具上点火,味碟上桌,一人一碟,舀少许锅中卤汁入味碟中搅匀,鱼块下入锅底煮熟而食,待食完后,烫食原料经加工后分别整齐入盘,围在锅的四周,入锅涮烫,熟后蘸碟而食。
技术要点:
1、须选鲜活梭边鱼。
2、掌握香料用量,避免香料味过浓。
3、泡辣椒、泡青菜梗须炒香。
汇石咕噜鱼制作方法
原料:
钳鱼2000克,麦饭石200克,葱段、干丝各100克。
调料:
自制腌料50克,生粉10克,姜片、蒜仔、红椒圈各20克,盐5克、浓缩鸡肉汁5克,秘制底汤500克,清水2000克,复合香红油100克。
秘制底汤制作:
5斤猪筒骨冲去血水、5斤母鸡制净、1斤精肉分别改刀成块状,然后一起放入沸水中氽烫x2分钟,捞出并洗净待用,1斤金华火腿洗净,切成块,放清水中浸泡1小时去咸味,擦干水分后放入五成热油中浸炸5分钟待用,锅入清水10斤大火烧开,然后下入所有原料大火烧开再转小火,加盖(只盖一半,便于散发原料的腥味)煮3小时,撇掉浮沫,下入花旗参30克、干百合50克、贝母30克继续煮30分钟,将所有原料捞起,再煮30分钟,过滤掉杂质后,添人20克味精搅匀即可。此时汤汁约剩6斤。
自制腌料制作:
1000克黄豆洗净,擦干水分,放入锅中,小火翻炒10分钟,盛出放入搅拌机搅打成粉,倒入盛器中,调入盐、味精、鸡精各5克搅匀即可。
复合香红油制法:
普通红油1千克,五香料(八角10克,桂皮30克,白豆蔻、草果、香叶各10克,小茴香20克),葱段、姜块、豆瓣油各100克,小火慢慢熬至出香,放凉后密封浸泡1周左右,过滤取油
制作方法
(1)木鱼石锅洗净,200克麦饭石洗净放入锅内,然后放入调至300度的烤箱内烤30分钟,放置在烤箱中保温待用。
(2)制净后片下鱼片,放入腌料、生粉抓匀;
(3)烤好的石锅取出,铺入锡纸,放入葱段、干丝垫底;
(4)另起锅入底油烧热,下入姜片、蒜仔、红椒圈炒香,倒入底汤烧开,添入x清水再次烧开,调入盐、浓缩鸡肉汁搅匀,撇净浮沫,浇入复合香红油,将汤汁倒入烧热的石锅中,带腌好的汇石咕噜鱼鱼片上桌,由服务员下鱼片即可。
关键:
1、腌制汇石咕噜鱼鱼片时,黄豆粉不要过量,否则鱼片会起沫。
2、食客就餐进行到x0分钟后,木鱼石锅温度降低,需要将锡纸撤掉,原料直接接触麦饭石,传热更直接,同时撤锡纸时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止被热油溅伤。
外形特征
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体前部宽于后部,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头部上下颌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其中鼻须1对,颌须1对,颐须2对,长短各异,以颌须为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最短。鳃孔较大,鳃膜不连于峡部,颐部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体重大于0.5公斤的个体斑点消失。具有脂鳍一个,尾鳍分叉较深,各鳍均为深灰色。体两侧背部淡灰色,腹部乳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斑点逐步不明显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