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钱流

2022-07-13 22:48:55 百科资料

《钱流》是《聊斋志异》篇目。蒲松龄(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享年76岁,写聊斋用了40余年。

原文

  沂水刘宗玉云[1]:其仆杜和,偶在园中,见钱流如水,深广二三尺许。 杜惊喜,以两手满掬,复偃卧其上[2]。既而起视,则钱已尽去;惟握于手者 尚存。

注释

  [1]沂水:山东县名。

  [2]偃卧:仰卧。偃,仰。

译文

  沂水县刘宗玉说:他的仆人杜和,偶然在园子里发现一个地方向外淌钱币,像流水一样,深浅、大小有二三尺多。杜和看到后又惊又喜,两只手满满地抓了两把,又俯身趴在钱流上面。不久起来一看,钱币已经没有了,唯鲁攥在手里的还在。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