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儿童

顾名思义就是脖子上经常挂着钥匙的儿童,又指(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一般十来岁,生活在城市,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学习进修或经营公司等,他们被留守在家,或是被寄托给亲戚、祖辈,成为有别于农村留守孩子的一个群体。
- 中文名称 钥匙儿童
- 又名 留守儿童
- 应用学科 心理学
名称由来
过去二十年来单亲家庭的孩子数量迅速扩大,而越来越多单身母亲还被迫走出家庭寻找工作,使情况更加恶化。无疑的,单亲家庭里绝大多数成人被迫赚钱养家,即使不愿意让他人照顾孩子,但也别无选择。
于是,一种全新的孤单形态被嵌进"钥匙儿童"这个名词当中--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放学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家。大部分父母在外头工作了一整天,最多是回家煮一餐饭,做一做家务,就已经身心俱疲。问题不在于父母是否关注自己的孩子,这毋宁是一种时间、个人和情感的消耗问题。于是,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功能,越来越多地推给学校、托儿所、保姆、临时照顾者和电视,自己却不参与,但那些受托者完全可能是糟糕的代理父母。
造成危害
数以百计的研究显示,幼年时期若缺少亲子接触或失去父母,可能会严重破坏儿童心理的稳定。有些成年人严重的沮丧、依赖症、精神疾病、各种神经官能症以及自杀行为,从媒体报道可知,他们早年全都是失去了父母之爱。华尔研究过曾经在美国海军服过役的392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有40%的人在15岁之前,因死亡、离婚或分居而失去双亲中的一位。相比之下,世界各国海军士兵就总体而言,只有11%是这种情况。
补救措施
家长沟通才是硬道理
"父母赚钱是为了啥,仅仅是为了吃穿住行?不!都是为了孩子,父母重视了孩子的物质营养,却忽略了孩子的精神营养。"网友Justsoso表示,城市儿童相对于农村儿童在物质生活上极度丰富,但是心理问题却一点都不少。除了客观方面的因素,家长缺乏对孩子心智教育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西祠论坛上,一个相关讨论的帖子中,一位家长说,"你们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是工作忙的时候心里就是烦,下班了就是不想说话。我觉得也对不起孩子,可是我自己都是这样的啊。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关注,可是我们本身的心理压力就已经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