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毒镖蛙

- 中文名 金毒镖蛙
- 拉丁学名 Phyllobates terribilis
- 分布 美洲至太平洋地区的丛林地区
- 皮肤 分泌毒性极强的生物碱毒素
基本简介

金毒镖蛙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为箭毒蛙科中的一种巨毒蛙。
身长约5厘米左右,通体呈现明亮的橘黄色皮肤,其表面可分泌出致命的生物碱毒素,产生这种毒素是金毒镖蛙的自卫本能。这种毒素可阻止神经兴奋的传递,并使得肌肉出现不断收缩的状态,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整个过程仅发生在数分钟之内。一只两英寸长的金毒镖蛙产生的毒性可在数分钟内杀死十个成年人,甚至是接触到该毒蛙粘过的纸巾也可能致命。
远古时代,这种蛙类便被当地土著居民所认识,它们的致命毒液被人们利用,并深深根植于他们的文化当中。当地印第安人将狩猎用的箭头轻轻地在这种蛙类的背上蹭刮,这样做不会伤及这种蛙类但是却可以涂抹到它们的致命毒液,这些毒液在箭头上可以保持毒性达两年之久。
物种保护
21世纪初,由于金矿的开采和非法盗伐等原因,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加速发生,金毒镖蛙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零星地生活在一片面积不足400平方公里的狭小原始雨林栖息地内。由于区域的狭小,加上数量本就非常稀少,这种青蛙被列入了“零灭绝联盟”(AllianceforZeroExtinction)编列的全世界最濒危物种名录。
2012年,世界土地信托、美国鸟类保护协会以及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出资在太平洋沿岸的哥伦比亚西部地区购买了约50公顷土地,设立了一个名为“RanaTerribilisAmphibianReserve”的金毒镖蛙保护区。这个名字中的“Rana”是西班牙语中“青蛙”的意思,“Terribilis”则取自这种蛙类的拉丁学名“Phyllobatesterribilis”。这个保护区由哥伦比亚境内主要的环境保护组织普罗阿维斯基金会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