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松

金松,别称:伞松、日本金松,拉丁学名:Sciadopitys verticillata Sieb. et Zucc.松柏目、杉科、金松属乔木。
在原产地高达40米,胸径3米;枝近轮生,水平伸展,树冠尖塔形;树皮淡红褐色或灰揭色,裂成条片脱落。球果卵状矩圆形,有短梗,长6~10厘米,径3.5~5厘米;种鳞宽楔形或扇形,宽1.2~2厘米,先端宽圆,边缘薄、向外反卷,腹面与背面覆盖部分均有细毛;苞鳞先端分离部分三角形而向后反曲;种子扁,矩圆形或椭圆形,连翅长8-12毫米,宽约8毫米。
原产于日本。我国青岛、庐山、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有栽培,生长较慢。阴性树,喜肥沃地。除用种子繁殖外,还可用插枝或分根繁殖。作庭园树;木材供建筑、桥桩、造船等用。
- 中文名 金松
- 学名 Sciadopitys verticillata (Thunb.) Siebold & Zucc.
- 界 植物界
- 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在原产地高达40m,胸径3m;枝短、平展;枝近轮生, 水平展开,树冠无论幼年或老年期均为尖圆塔形形。叶有2种:一种形小,膜质,散生于嫩枝上,呈鳞片状,称鳞状叶;另一种聚簇枝梢,呈轮生状,每轮20-30,呈扁平条状,长5~16cm,宽2.5~3.0mm,上面亮绿色,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线,上下两面均有沟槽,称完全叶,生于鳞叶腋部的退化短枝顶上,辐射开展,在枝端呈伞形;雌雄同株,雄球花约30个聚生枝端,呈圆锥花序,黄褐色,雌球花长椭圆形,单生枝顶。球果卵状长圆形,长6~10cm;球花雌雄同株,雄球花簇生枝顶,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雌球花单生枝顶,珠鳞螺旋状排列,内面有胚珠5~9枚,苞鳞半合生于珠鳞背面,先端离生;球果有短梗,第二年成熟,珠鳞发育成种鳞,木质,种子扁,有狭翅;子叶2枚。
生长环境
喜光树种,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庐山、青岛及华北等地均可露地过冬,喜生于肥沃深厚壤土上,不适于过湿及石灰质土壤。它是一种孑遗植物,化石发现在2亿3千年前就已经存在。
分布范围
原产日本。中国青岛、庐山、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有栽培。
繁殖方法
繁殖可用种子,扦插或分株法,但种子发芽率低。日本金松移栽成活较易,病虫害也较少。
栽培技术
播种
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繁殖为主。播种繁殖最好从人工辅助授粉开始,应在5-6天盛花期间重复授粉3-4次。约在10月底起采收球果。育苗技术



①采种:池杉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10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选择15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来种。当球果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种皮由黄褐色变为深褐色时,种子逐渐成熟,即可采收。将球果摊于室内阴干,当球果开裂后,轻轻敲击脱出种子。每百公斤鲜球果阴干后可得到净种子10.5-16公斤。种子千粒重74-118克。种子可混沙湿藏,也可带果鳞干藏。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冷水或40-50℃温水浸种4-5天。每天换水一次,捞出沥干水分即可播种。也可用3%的硫酸铜或1%尿素溶液浸种,有益于发芽,用甲醇浸种5分钟可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发芽,也有的采取长期冷水浸种,获得良好的效果。
③播种:池杉对土壤pH反应敏感。中性或微碱土育苗,常出现苗木黄化现象,生长不良.故宜选地下水位较高,pH5-6.5。肥沃湿润的沙壤土播种育苗。冬季播种以12月为好,春季播种宜在2月中、下旬进行。由于池杉种子不易与球果鳞片分开,生产中大多连同果鳞一起播种;播种方法多用宽幅条措,条宽10-15厘米,条距30厘米,沟深10厘米。沟内施足基肥,填些细土,再插入种子。池杉幼苗出土力弱,覆土不宜太厚,以2厘米左右为宜。覆土后随即覆盖一层稻草或地膜,以利保墒并防止土壤板结。每米条沟播种30-50粒,每公顷播种120-150公斤,折合带壳种子300-350公斤。池杉幼苗对不同土壤水分水平的光合生理响应。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池杉幼苗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以及表观资源利用效率.池杉幼苗不仅具有耐水湿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性。在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池杉适宜栽植于土壤饱和水或渍水的环境中,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应注意浇水抗旱,使池杉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
④抚育管理要点:池彬出苗期胚轴长且脆嫩,应注意及时揭去覆草,以防伤苗。然后根据出苗情况,在明天进行疏密补缺,使苗木均匀分布。进入幼苗期,苗木对水分亏缺反应敏感,水分管理尤应当心,应经常保持苗床湿润。此后追肥也应增加,但要注意次多量少(浓度低些),从5月下旬开始至8月中旬,每隔2-4周追速效肥一次,以尿素计算,每公顷用肥量为150-225公斤。为防苗木黄化,还应及时施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每次施肥和灌水后应及时松土除草。池杉播种苗当年高生长达0.8-1米,地径0.8-1厘米,每公顷可产苗30万-45万株。
扦插
近几年,由于气候反常对种子的影响,池杉的播种繁殖发芽率较低。在当前种源不足的情况下,扦插育苗是池杉繁殖的主要方法。扦插繁殖时,为了扩大条源加速繁殖,除了硬枝扦插外,还可在夏、秋季节应用嫩枝扦插。扦插育苗分硬枝扦插、嫩枝扦插良种。扦插宜用幼龄树的秋梢带踵扦插。插条用高锰酸钾液浸泡2h,效果好。移植要带土球,小苗沾泥。
嫩枝扦插:6月至8月份,在中幼龄树上选取当年萌发的侧枝,剪成10厘米至12厘米的插穗,上部留叶3片至5片,用沙壤土作基质,以5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插于苗床,并搭阴篷遮荫,保持床面湿润,一般9月中下旬即可愈合生根。
硬枝扦插:3月至4月份,从1年至2年生实生苗上切取穗条,去梢后,剪成10厘米至12厘米的插穗,用沙壤土作基质,以5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插于苗床上,经常保持床面湿润;6月至7月份插条即可愈合生根,成活率达80%以上。相关技术要求:在进行硬枝扦插时,插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苗率的高低和苗木的品质。
实践证明,从1年至2年生实生苗或扦插苗上切取的插穗平均成活率在80%以上,从3年生以上母树剪取的枝作插穗,平均成活率则大大降低。此外,硬枝扦插成活率除与母树树龄有关外,还与插穗剪取的部位密切相关,以枝条的基部为最好,中部次之,梢部最差。
主要价值
观赏庭园树,也可作防火带,木材供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