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金华九峰山

2022-06-26 23:55:39 百科资料

九峰山,古称妇人岩,又称龙邱山,芙蓉山。(附近龙游县就以此山得名)叠蟑连冈,奇峰挺九,故名九峰。距金华市区28公里,与婺城区的汤溪镇相依,面积10.38平方公里,是仙霞岭山脉括苍山脉余支,为丹霞地貌结构,峰石林立,山水相依。此山原属龙游县,明朝从龙游县、兰溪县、金华县各划出部分土地设立汤溪县,龙丘山从此划出龙游,归属金华!

  • 中文名称 九峰山
  • 外文名称  jiufengshan
  • 地理位置 金华汤溪
  •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10.38平方公里

简介

  金华九峰山风景名胜区坐落在婺城区汤溪镇境内,距金华市区28公里。属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分九峰岩和桃花源两大景区。九峰历史悠久,东汉龙丘苌,东晋葛洪仙,南齐徐伯珍、宋菩提达摩,唐徐安贞,五代贯林,元黄公望等名流高士均在此留下了足迹。特别是东晋陶渊明游浙之西湖,雅爱山水之秀,自新安而睦而金而九峰,后归携眷属而居于九峰之麓,地隶浙之东阳(东阳郡)、又号东阳隐士之后,金华九峰山名声大振。 金华九峰山四壁峭立,高低错落,远望形如芙蓉,近看状若蜂巢。这里沟壑峡谷遍布,溪、泉、瀑、潭横生。3个龙潭串在一个峡谷之中,波光粼粼,飘叶入水,犹如大海载舟。龙潭水四季不涸,潭深水绿,昼与青山花鸟为朋,夜与皓月繁星为友。每当雨后天晴,群山如黛,水雾积成飘忽不定的云海,高出云海之山,则如潭边之石,朦胧而无形。雾海空朦,山与树相生,天与地相齐,犹如崇山峻岭间的一片神秘之地。九峰景观可谓集雁荡之奇,桂林之秀,庐山之峻,华山之险于一体,像一朵奇葩开放在浙江中部。

  金华九峰山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山奇、石怪、水秀、洞幽、地野,寺庙、古建筑、遗址、古墓、石刻、神话传说丰富。游九峰山水,山水之乐,醉于自然而忘我,品览九峰文化,更胜读五千年沧桑史而不倦。金华九峰山现有自然、人文景物景观80多处,相互辉映,溶为一体。

  九峰禅寺建于南朝天监年间,已有1500余年。楼房依山傍洞,不施椽瓦而风雨莫及,巍然耸立。自古名山多僧居,九峰山有大雄宝殿、胡公殿、钟鼓楼、观音阁、天王庙等建筑和佛像百多尊。方圆几百里的游人香客慕名而来,传说农历八月初一到九峰游览,能见天门洞开。

  金华九峰山东南侧有石磨,北侧大柜,西侧有石夜壶,均为天作之成,龟守大门如入云中之路,神龟守卫着凡人向往升天之门。点将台记叙着北宋兵部侍郎胡则出征点将的故事。仙椅置于悬崖峭壁间,千百年而不朽。更有"高台朝佛寺,明镜照心田"的镜台奇观。吕洞宾停转石磨降冰雪、铁拐李仗义点化牛头峰、朱元璋遇难九峰山等等肤炙人口的传说让人如人仙境。

历史

  金华九峰山又称龙丘山,九岩山,系仙霞岭山脉,括苍山余脉,面积10.38平方千米,共有景点80多个。九峰山属丹霞地貌,有大小马峰、马钟峰、饭甄峰、芙蓉峰、寿桃峰、箬帽峰、牛头峰、达摩峰,奇峰共九,远望似芙蓉,近看如峰巢,峰峦嵯峨叠嶂,壑涧峡谷深邃,溪,泉,瀑,潭清洌。龙潭水深碧绿,四季不涸,兼有寺庙亭台楼榭等古建筑,历史上的九峰岩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名山。 "自来贤士大夫,春秋佳日,偶事游观之乐,必于九峰"。《后汉书·郡国志》云:"东阳记县龙丘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自,远望尽如莲花,龙邱长隐于此,因此为名。其峰际复有岩穴,外如窗脯,中有石林……"

  九峰山文脉久远.历代的名流高士都在此留下了足迹。东汉龙丘苌,东晋葛洪(道家),南朝宋徐伯珍,达摩禅师,唐徐安贞,五代贯休,元黄公望等名流高士,在此求学,布道,传经,留下足迹和佳话。

  西汉与严子陵为友的名士龙丘苌隐居于此,因此叫龙丘山;晋代道家创始人、炼丹名家葛洪,得道成仙,并著,至今丹灶依然。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徐伯珍迁居九峰山,建"安正书堂","筑室讲学,授徒千人",成为浙中最早的儒教中心。南朝梁天监元年(502),东土禅宗第一始祖嵩陀僧达摩始建九峰禅寺,九峰中有一主峰就以其取名达摩峰。唐徐安贞自幼读书于九峰山,神龙二年(706)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弃官隐居于此,山下建有"安正书堂"。后人于九峰寺建"三贤堂",尊"龙丘苌,徐伯珍,徐安贞"为三贤,合祀供奉,与胡(则)公祠一样,香火长盛不衰。五代名僧贯休曾为九峰禅寺住持。元画坛魁首黄公望画下了"九峰雪霁图",现珍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明代太常卿鸿胪寺卿胡森,自号"九峰",留下许多石刻真迹。近代余绍宋也有"龙丘山图"传世,今收藏于省博物馆。

景观地貌

  金华九峰山,古称妇人岩,又称龙邱山,芙蓉山。叠蟑连冈,奇峰挺九,故名九峰。与金华县汤溪镇相依。面积10.38平方公里。系仙霞岭山脉括苍山脉余支,为丹霞地貌结构,峰石林立,山水相依。龙邱长即龙邱苍,东汉太未人,与严子陵等名士为友,隐居九峰。

  白垩纪火山岩沉积沙砾岩构造,奇峰突兀,壑幽谷深,似鬼斧神工。近观山峰巍峨,巧石生辉;举头仰望,白云悠悠,鹰击长空。绿树黛山,断壁山崖,在霞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山峰幻影无比,正如有诗所云:"南望参差九点峰,青天削出翠芙蓉"。金华九峰山不仅有险峻的山峰,奇异的怪石,更有平如镜、水如银的深潭湖泊。龙潭,夹峙在群山之中,涓涓泉水流,阵阵涟筋欢,恰似绿色林海中镶嵌着一块温润的碧。龙潭水深不可测,龙吟瀑如少女飘然而下的秀发。九峰禅寺前,则有珠帘从达摩峰顶纷纷扬扬散落,"一泉飞自半山间,如泻珠巩见雨天;不比轰雷强作势,晴春洒漫袅苍烟。"走进金华九峰山给人一种纯自然美感,山、林、水、石皆是。林缘线,看的整齐划一,有的参差错落,有一种音律美和节奏美感。春华、夏荫、秋实、冬骨周而复始。翠竹摇曳,微风吹过,竹叶婆姿;阳光照耀,斑斑点点,犹如一幅绝妙的风景画面。有时万籁俱寂,只剩鸟鸣虫唱;有时瀑喧溪吟风吹,飒飒作响,好首一大自然的合奏曲,犹如进入童话世界,可谓"下坞攀竹垂翠海,风摇尽扫俗尘忧。"登上山巅,一览众山小,远处阡陌纵横的长田,星罗棋布的湖水,炊烟袅袅的村庄房舍尽收眼底,好一派雄奇伟峻、宽旷绝奇的景色。

景点由来

  金华九峰山引来许多文人雅士到此隐居讲学,名仙到此修道炼丹。晋代道家创始人、炼丹名家葛洪,得道成仙,并著《神仙传》,至今丹灶依然。南齐徐伯珍"讲学九峰,授徒千人"。唐吏部尚书徐安贞弃官隐居于此,山下建有"安正书堂"。五代名僧贯休曾为九峰禅寺主持。元画坛魁首黄公望画下了"九峰雪雾图",现珍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明代太常卿鸿肿寺卿胡森,自号"九峰",留下许多石刻真迹。因此,云:"自来贤士大夫,春秋佳日,偶事游观之乐,必于九峰"。 九峰岩

  九峰岩距金华约30公里,距龙游约20公里。春秋时,姑蔑国置国都于其山下。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立太末县,县治亦置于此。而龙游又是以龙丘山得名,见[旧唐书(卷44,志20,地理3)]"龙丘,汉太末县,属会稽郡。晋置龙丘县,以山为名"。到吴越时,钱镠以"丘"为墓,不祥,才改龙丘为龙游,见[龙游县志]。九峰岩(龙丘山)原是龙游的辖区。九峰岩(龙丘山)第一次划到龙游县治之外是在明朝,明成化7年(1471年)分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建汤溪县,见明史(志第二十,地理五)"汤溪府西南,成化七年正月析兰溪、金华、龙游、遂昌四县地置,南有银岭,西北有縠江,即信安江(衢江)"。其中龙游的那部分就包括龙丘山,从此九峰岩便一直为汤溪县所辖。

  达摩始祖圆寂之地-九峰寺

  据《〔万历〕金华府志》曰,汤溪县南九峰山下的九峰教寺,嵩头陀在天监间亦尝卓锡。《〔嘉庆〕义乌县志》卷二〈山?龙华山〉,谓山顶有磬石钟岩,相传僧达摩练法于此。

  据专家考证,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在面壁九年以后,从嵩山达到浙江乌伤(今义乌),之后到汤溪建了龙丘岩寺(即今九峰禅寺),达摩圆寂后,汤溪村民按当地"悬棺葬"风俗,在九峰禅寺前最高峰的岩壁山开岩缝,将其遗体置于其中,为表达对达摩的无比尊重,村民将九峰山的主峰命名为"达摩峰"。九峰禅寺、达摩像、达摩亭等景点都与这个传说有关。

  《善慧大士录》(《新纂大日本续藏经》六十九卷)中有《嵩头陀法师传》,其内容大致如下:嵩头陀名达摩,不知其为何国之人,樵夫最初发现他,是在双林之北四十里的香山之中。被樵夫发现之前他在香山之中似乎已经隐居很久了,但究竟有多久,没人知道。后来与梁常侍楼偃相遇,在楼偃等人的帮助之下,建了一座香山寺,颇多神异。之后,于梁普通元年(520)离香山南游,至余山(当是乌伤一带的山名),欲渡江(当是指东阳江),而江水泛滥,船家不肯摆渡,于是达摩便把伞布于水上,手把铁鱼磬,截流而渡(后世有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应当就是由此发展演变而来的)。渡江之后,南至稽停塘下,见傅翕于沂水中(不是山东的沂水)捕鱼,遂发其"神妙之迹"(点破其宿因),并指示其修道之所--松山双林,然后至莱山(当在乌伤与金华之间),建莱山寺,又西至金华建龙盘寺,法师又於西行至龙丘界,望见南山岩势孤秀,又曰,此亦可以置寺矣,因居止其中,建立兰若,后号此为龙丘岩寺。寺成后.法师更西行,入万善山口,见山盘势纡,又欲置立精舍......号曰离六尘寺......法师又西行至孟度山,此山先有白鹿,及常闻钟磬之响,更於此地置立精舍,号三藏寺,始,法师发迹置香山寺,及此凡七所,得山川之形胜,黑白供养,逮今犹然,三藏事毕,法师却还龙丘岩寺,及入灭。中暗示嵩头陀灭于天嘉五年(564)。 渊明三径

  据历史记载,陶渊明曾隐居九峰山。专家考证,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曾游浙之西湖,雅爱山水之秀,自新安而睦而金而九峰,后归携眷属而居于九峰山麓,地隶浙之东阳郡,又号东阳隐士之后,九峰山名声大振。陶渊明的诗以及名句"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从中可找到九峰山的影子。"渊明三径"至今犹在,故又称"九峰桃源"。

游览贴士

  金华九峰山交通: 自驾车

  距金华市区28公里,与金华县汤溪镇相依,面积10.38平方公里。自驾车沿杭金衢高速至金华西口子下见景区指示牌即可。

  长途车

  从金华汽车南站出发,坐到汤溪的长途车,大概40分钟以后就到了,下车就地找一个当地的小面包车可以一直送到九峰山入口处,大概八公里多点。最好能要司机的手机号码,省得出来的时候没有车回去。

  最佳旅游季节

  最佳旅游季节可算是春秋两季,金华在浙江境内是夏天最热、冬天最冷的城市。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