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
2022-07-11 15:03:58 百科资料
量力而行(拼音:liàng lì ér xí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
"量力而行"指按照自己能力大小去做事,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也作"量力而为"。
- 中文名称 量力而行
- 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 近义词 力所能及、实事求是、量入为出
- 反义词 力不从心、不自量力
- 注音字母 ㄌㄧㄤˋ ㄌㄧˋ ㄦˊ ㄒㄧㄥˊ
成语解释
量:估量;行:行事。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成语辨析
近义词 :实事求是、量入为出、量体裁衣、度德量力、力所能及
反义词:力不从心、不自量力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做事实事求是的态度。
示例
叶圣陶《英文教授》:"各位同学呢,大家~,能捐多少就捐多少。"
一切从实际出发, ~ ,把指标订得符合实际。
《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