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醯鸡

2022-07-01 01:10:53 百科资料

醯(xī)鸡 典出《庄子》的《田子方》篇中。

  • 中文名称 醯鸡
  • 别名 蠛蠓
  • 界 动物界
  • 种 醯鸡

基本介绍

  《庄子·田子方》:"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郭象注:"醯鸡者瓮中之蠛蠓。"后以"瓮里醯鸡"喻见识浅陋的人。亦作醯鸡瓮里。醯鸡是醋瓮中的蠛蠓(mièméng),一种小虫,即蠛蠓(古人以为是酒醋上的白霉变成),瓮子有盖盖着,不见天日;一旦揭去盖子,它就见到天了。例如:元好问《清平乐太山上作》中有诗句"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

  醯鸡繁体 醯鶏

拼音

  xī jī

  注音 ㄒㄧ ㄐㄧ

解释

  1.亦作?鸡。2.即蠛蠓。古人以为是酒醋上的白霉变成。

  2、即蠛蠓。古人以为是酒醋上的白霉变成。《列子·天瑞》:"醯鸡生乎酒。" 清翁叔元《病中杂述》诗之二:"微生属醯鸡,世事付野马。"章炳麟《訄书·民数》:"丛林乔木,不一日而兹,惟蠛蠓醯鸡欤,蠕动羣飞,其卵育亦不迮。"

基本特点

  醯鸡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古人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用来形容一个人自身知识价值观。

相应成语

瓮里醯鸡

  wèng lǐ xī jī

  【释义】 醯鸡:

  即蠓,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出处】 《列子·天瑞》:"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

井蛙醯鸡

  jǐng wā xī jī

  成语解释: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序》:"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术通之而不能知术之所以泄哉!余闻乎蛙醯鸡哉之不若也。"

  成语繁体: 井蛙醯鶏

  成语简拼 jwxj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0卷:"今既闻命,实饱于玄风,醉其真义也。吾向来井井蛙醯鸡。"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出了很多思想家,据说他们当中,老子是孔子的老师。有一回孔子去向老子求教,问道:"您老人家德高望重,修身有名。古之为人凡属君子,都是非常注重修身的。我来就想当面向您讨教,如何修身修道才能成为一个圣贤?什么才算是大道?您能告诉我吗?"

  老子回答说:"你的名声我早有耳闻,你也是一个修身修道的人。不过至于说这修身修道,就好像山间泉水,你看到那泉水了吗?一眼望去清澈见底,日夜不停淙淙而流,是谁让它流的呢?又是谁让它那么清澈呢?就是自然,就是天地。再说天空,它为什么那么高?大地它为什么那么厚?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厚,都是自然形成的。所以君子修道就如泉水,就象天和地一样,有一个自然而成的过程。"

  孔子回来后,跟他最好的弟子颜回说:"我这回去向老子求道,才明白对于道,我过去知道的太少了。我过去了解道的程度,就好像瓮中的醯鸡一样,眼界太浅了!我这回见了老子,他给我打开了瓮盖,使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瓮",就是装酒的大坛子。"醯鸡"就是酒坛子里边的小虫。"瓮里醯鸡"这条成语,是形容酒坛里的小蠓虫,一直在坛子里面飞,不知道天地的广阔。比喻见闻狭隘的人,后来也被用作自谦之词。

相关诗句

  • 《留别西河刘少府》李白世人若醯鸡,安可识梅生。
  •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元稹稊米休言圣,醯鸡益伏愚。
  • 《南园题》罗隐小窗奔野马,闲瓮养醯鸡。
  •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杜甫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
  • 《小言》权德舆醯鸡伺晨驾蚊翼,毫端棘刺分畛域。
  • 《射策后作》卢肇 晴怜断雁侵云去,暖见醯鸡傍酒来。
  • 《送卧云道士》虞有贤留不住,去不悲,醯鸡蜉蝣安得知。
  • 《题柳公权书度人经后》鱼又玄留不住,去不悲,醯鸡蜉蝣可得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