醢刑
2022-07-05 06:59:08 百科资料

醢刑也称菹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之一,指将尸体剁成醢(即肉酱)。 相传这种刑罚是由商纣王所创,用以对付九侯。但也有对于活人使用者。
- 中文名称 醢刑
- 别名 菹醢
- 第一条 正文
- 第二条 著名受刑人
- 第三条 注释
著名受刑人
伯邑考:西伯之子,因激怒妲己,而被商纣王所杀。
九侯:商纣王三公之一;死后处以醢刑
南宫万:春秋时期宋国政治人物
子路:孔子的弟子仲由;战死后处以醢刑
子之,曾任燕国相国,受燕王哙之禅让,公元前314年,齐国派兵教训燕国,子之出逃而被齐军抓到,被处以醢刑。
彭越:西汉高祖时异姓梁王;斩首后处以醢刑
范疆、张达:三国蜀汉佞臣,因杀害张飞,被其子张苞处以醢刑
兰京: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厨师,谋杀高澄,被处以醢刑
来俊臣:武曌时大臣,被武曌杀后处以醢刑
庞吉、庞文:北宋时大臣,因害死呼延一家,被呼延庆处以醢刑
张钧:早期文字狱受害者;
注释
- 司马迁.殷本纪.史记. 西汉.:'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
- ?礼记‧檀弓上》:'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