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配药七方

2022-07-01 10:58:19 百科资料

内经里所说的一种配伍原则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 中文名称 配药七方
  • 外文名称 无
  • 历史由来 《素问·至真要大论》

配伍原则

  内经里所说的一种配伍原则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历史由来: 《素问·至真要大论》

历史由来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这是"七方"说的最早记载。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内容来分析,它是根据病邪的微甚、病位的表里、病势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的需要,概括地说明制方的方法,并不是为了方剂分类而设。至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才明确提出"七方"的名称,并将《内经》的"重"改为"复",于是后人引申"七方"为最早的方剂分类法。成氏虽倡"七方"之说,但除了在分析方剂时有所引用外,其所著《伤寒明理论》中也未按"七方"分类。况且迄今为止,也未见到按"七方"分类的方书。由此可见,"七方"应当是古代的一种组方理论。

  方剂分类的合称,指七种组成不同的方剂。见《伤寒明理论》。七方的解释

大方

  药味多、用量大,治疗邪盛病重的方剂

小方

  药味少、用量小,治疗病轻邪微的方剂。

缓方

  药性缓和,治疗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的方剂

急方

  药性峻猛, 治疗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

奇方

  单味药或药味合于单数的方剂

偶方

  药味合于双数或由两味药组成的方

复方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制剂,也可以是中药、西药或中西药混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