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郭公

2022-07-16 12:04:07 百科资料

郭公 拼音:guō gōng 注音:ㄍㄨㄛ ㄍㄨㄙ [词语解释] (1).布谷鸟的别称。布谷鸣声如呼"郭公",故称。 元 李孝光 《寄朱希颜》诗之一:"会有行人回首处,两边枫树郭公啼。

  • 中文名称 郭公
  • 外文名称 checkeredbeetle
  • 拼音 guō gōng
  • 注音 ㄍㄨㄛ ㄍㄨㄙ
  • 解释 布谷鸟的别称、傀儡

基本释义

  郭公

  拼音:guō gōng

  注音:ㄍㄨㄛ ㄍㄨㄙ

  [词语解释]

  (1).布谷鸟的别称。布谷鸣声如呼"郭公",故称。 元 李孝光 《寄朱希颜》诗之一:"会有行人回首处,两边枫树郭公啼。" 明 高启 《同杜徵士寅过南渚赴朱七丈招饮》诗:"果熟皆梅子,禽啼尽郭公。" 金檀 注:"《禽经》:'郭公,鸟名,即布谷也。'" 清 曹寅 《鲥鱼》诗:"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布谷》:"布谷,一名鸤鸠,又名郭公,绝类杜鹃,而体较大。"

郭公

  (2).傀儡​。《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五·邯郸郭公歌》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广题》:" 北齐 后主 高纬 ,雅好傀儡,谓之'郭公',时人戏为《郭公歌》。" 唐 温庭筠 有诗,题曰《邯郸郭公词》。

简介

  郭公

  checkeredbeetle

  属鞘翅目(Coleoptera)郭公虫科(Cleridae)昆虫。约3,000种。分布全球,多在热带。体长3∼24公厘(0.1∼约1吋),多数5∼12公厘(0.2∼0.5吋)。足细长,外观像蚁。有橙、红、黄、绿、蓝诸色。色泽鲜艳,藏在花中觅食,吃小昆虫。有几种吃尸体中的蛆,有的生活在蜂房中。赤足郭公虫(Necrobiarufipes)吃贮藏的肉类。伪斑蝥属(Trichodes)及Hydnocera属吃花粉,捕食性幼虫吃蛀木的甲虫Chaissaelegans,郭公虫的一种,故对人有益。

郭公

形态描述

  体小至中型;长形,体表具竖毛;体色黑红、绿等,并具金属光泽;头大,三角形或长形;上唇横短;下唇须长于下颚须,端节长,斧刃状;触角11节,多为棍棒状,少数为锯齿状或栉齿状;前胸背板多数长大于宽,表面隆突成具凹洼;鞘翅两侧平行,表面毛长且密;前、中足基节隆突,圆锥状,后足基节横行;跗节5-5-5,1-4节双叶状;腹部常可见5节,少数为6节。

  幼虫头部白面扁平,腹面突出;触角3节,上唇及唇基明显;腹部10节,具尾突。

生物学描述

  成虫、幼虫多为捕食性,部分类群为重要的仓库害虫。

分类及分布

  本科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我国记载有150余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