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郢人燕说

2022-07-10 23:55:36 百科资料

原文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 作品名称 郢人燕说
  • 创作年代 战国
  • 作品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文学体裁 文言文
  • 作者 韩非子

译文

  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可是夜晚在写信的时候,光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无意识地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意思。 燕相收到信,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很高兴,并予以施行。结果燕国治理得很好,国家虽然治理好,却不是信的本意。 现在学习的人大多和这个相似。

注释

  1.郢人:楚国人。郢(yǐng),古地名,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2.书:写;写信。

  3.遗(wèi)送出。

  4.尚明:以明察为贵。尚,崇尚,重视。

  5.白:禀告。

  6.持:拿着。

  7.明:明亮。

指要

  本文用一个生活中的故事,说明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穿凿附会的学风。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这种学风与"郢书燕说"是相类似的。

作者简介

  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