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郢书燕悦

2022-07-14 10:02:17 百科资料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 中文名称 郢书燕说
  • 拼音 yǐng shū yān yuè
  • 释义 楚人的书信,燕人来解释
  •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发音

  yǐng shū yān yuè楚人的书信,燕人来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出处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示例

  外国导演为了不落俗套或为了拍续片而故意留下"战斗正未有穷期"的情节悬念和商业噱头,常常~地成了中国观众的莫大快慰。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歪打正着、无心插柳柳成荫

反义词

  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画虎类狗

翻译

  楚国有一个写信给燕国的相国的人。在夜晚写信,光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人说:"举烛。"像这样(在信中)误写上了"举烛"两个字。"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意思。 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对此感到很高兴,说道:"'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很高兴,用这样的方法治国。政治倒是治理好了,却不是写信人的本意。现在世上的读书人,多数都是像这样做的。

词解

  1.郢: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2 .遗:送给。

  3.燕相国:燕,指燕国,都城在今北京市附近。相国,官职名,相当于后之丞相而略小。

  4.举烛:高举蜡烛。

  5.尚明:崇尚光明。

  6.举:选拔,推举。

  7.任:委任,任用。

  8.白:报告。

  9.以:介词,因此。

  10.治:太平,指治理好。

  11. 夜书:在夜晚写信。

  12.说:通"悦",高兴,喜欢。

译文

  一天夜里,楚国京城郢都的一个人在家给燕相国写信。因为烛焰偏低,飘忽不定的烛光夹着文房用具淡淡的影子,显得有一点昏暗,所以这郢人对侍者说了一声:"举烛。"明灯高照,写信就看得清楚了。谁知他在烛光不亮,心中犯急,脑子里想着"举烛",嘴里念着"举烛"的时候,竟然不知不觉把"举烛"二字也写到信里去了。过后他没有检查就把信交给了侍者。

  燕相国收到那郢人的信以后,反复看了好几遍。他始终觉得信中的"举烛"二字非常费解。久闻四海之内唯楚有才,难道这就是一种莫测高深?燕相国想到这里,忽然灵机一动。他若有所悟地说:"举烛的意向是崇尚光明,而崇尚光明的人必定会推举光明磊落、才能出众的人担当重任。照这样看,郢人致书突出'举烛'二字,其用意原来是为我献策!"

  燕相国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燕王,燕王听了十分高兴。他以相国的政见为原则,广招贤士,从而使燕国政通人和,日益强盛。

  燕王根据燕相国对"举烛"一语的解释为依据来治理国家,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燕相国置郢书的真意而不顾,则是一个坏习气。如今做学问的人,很多人都有燕相国的这种习气。

  比喻偶然的原因产生了良好效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