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颢
郑颢(817~860年),字奉正,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唐朝大臣,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
出身荥阳郑氏,幼而爽悟,博闻强识 。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考中状元 ,累迁右拾遗。唐宣宗即位,迎娶万寿公主,拜驸马都尉, 授银青光禄大夫,充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秘书监。大中十三年,拜兵部侍郎,出任河南尹。
咸通元年(860年),去世,时年四十四,追赠太师。
- 本名 郑颢
- 字号 字奉正(养正)
- 所处时代 唐朝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河清(今河南孟津)
人物生平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亲赴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参加殿试,状元及第 ,进入兴元尹幕府。入为弘文馆校书郎,授右拾遗。
唐宣宗大中二年,迎娶唐宣宗长女万寿公主,拜驸马都尉,行起居郎,授银青光禄大夫。 三年(849年),充翰林学士、知制诰,迁右谏议大夫。四年,擢为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五年,迁太子右庶子,转太子詹事。九年,迁礼部侍郎。 十年,知贡举,两主礼试,处事公允,积极选拔人才,保存科举材料。兼任户部侍郎、判度支,掌管国家财赋,迫切希望成为宰相。父亲苦劝,改任秘书监。 十三年(859年),拜兵部侍郎、知贡举、检校礼部尚书。十月,出任河南尹(河南道最高长官)。
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去世,追赠太师。
《资治通鉴》、《新唐书》、《幽闲鼓吹》和《唐故荥阳郑夫人墓志铭并序》 有记载。
轶事典故
状元驸马
虽然在戏台子上面,新科状元被皇上看中,许配公主,娶了金枝玉叶,成为皇亲国戚的戏码屡屡上演,然而现实中,因为年龄和政治前途的原因,中状元就当驸马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
在古代,古人普遍早婚,读书人早在中秀才的年纪就普遍结婚了,到了举人进士阶段,很多已经儿孙满堂了,普遍年龄四十岁左右的状元,和刚刚到婚龄14岁左右的公主,显然不匹配。
另外在很多王朝,对于外戚始终保持警惕,比如宋朝,明朝,一旦当上了驸马,就意味着不可以参与政事,对于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出相入将的状元而言,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种种因素下,导致中国历史上只有唯一一个状元驸马,那就是郑颢,他无疑创造了中国历史一个奇迹。
当时,郑颢已有婚约在身,打算中状元后,迎娶卢家千金。唐宣宗正在为万寿公主招聘驸马。白居易堂弟、同平章事白敏中,看见郑颢面目俊秀,遂向皇帝推荐。于是,唐宣宗看中年轻英俊的郑颢,非要将自己心爱的长女万寿公主许配郑颢。其时,郑颢已经亲赴婚楚州(今江苏淮安市),将娶卢氏。车架行至郑州,为白敏中所发的堂帖追回。宣宗为其完婚,拜驸马都尉,成为历史上独有的"状元驸马"。
但郑颢怀念卢家千金,深恨白敏中,常于宣宗前告白敏中的状,唐宣宗皆不以为然。
亲属成员
曾祖:郑羡,池州刺史
祖父:郑絪,同平章事、太子太傅,追赠司空,谥号为宣
父亲:郑祗德,浙东观察使、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国子祭酒、兵部尚书,追赠太傅
母亲:李氏,杭州刺史李幼公之女
兄弟:郑顗、郑顼、郑就、郑晦
妻子:万寿公主,唐宣宗长女,唐懿宗胞姐
儿子:郑韬光,字龙府,户部尚书,追赠右仆射
个人作品
大中十三年,唐宣宗去世。郑颢非常悲痛,写诗怀念宣宗皇帝,名《续梦中十韵》,收录于《全唐诗》。
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奔波陶畏景,萧洒梦殊庭。
境象非曾到,崇严昔未经。日斜乌敛翼,风动鹤飘翎。
异苑人争集,凉台笔不停。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
若匪灾先兆,何缘思入冥。御炉虚仗马,华盖负云亭。
白日成千古,金縢閟九龄。小臣哀绝笔,湖上泣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