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训子
《郑氏训子》是一篇文言文。文中主要讲述一位贤明的母亲郑氏是如何教育儿子李景让的故事。
- 作品名称 郑氏训子
- 创作年代 古代
- 文学体裁 文言文
- 属性 古籍
原文
初,景让母郑氏,性严明,早寡,家贫,居于东都。诸子皆幼,母自教之。宅后古墙因雨溃陷,得钱盈船,奴婢喜,走告母。母往,焚香祝之曰:"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天必以先君余庆,矜其贫而赐之,则愿诸孤他日学问有成,乃其志也。此不敢取!"遽命掩而筑之。
景让在浙西,有左都押牙忤景让意,景让杖之而毙。军中愤怒,将为变。母闻之,景让方视事,母出坐听事,立景让于庭而责之曰:"天子附汝以方在国家刑法,岂得以为汝喜怒之资,妄杀无罪之人乎!万一致一方不宁,岂惟上负朝廷,使垂年之母衔羞入地,何意见汝先人乎?"命左右褫其衣坐之。将挞其背,将佐皆为之请,拜且泣,久而乃释之。军中由是遂安。
翻译
李景让的母亲郑氏,个性严明.早年守寡,家道清贫,居住在东都(今河南商丘县以东).子女们都还很年幼,郑氏自己教导这些孩子.
他们居住的房子后面的古墙因为下雨而倒塌,墙里落出的钱不计其数,奴婢很高兴,赶快跑去告诉郑氏.郑氏来到古墙边上,上香祷告道:"我听说不劳而获,是人生的灾难.这些钱肯定是上天因为我去世的丈夫积留的恩德,可怜我们过的贫苦赏赐给我们的.希望这死去了父亲的几个孩子以后学有所成,这也是他们的志向.,这些东西我们不敢要."然后立刻叫人将钱埋掉,重新把墙筑好.
李景让在浙西任职的时候,有一个左都押牙违背他的意思,李景让执行军棍,这个人被杖责而死.军中一片愤怒,将士们都想造反了.郑氏听说这件事情后,李景让才重视这件事情起来.郑氏坐在堂上亲自过问这件事情,让李景让站在大厅里责斥道:"天子给予你权力,是让你执行国家刑法,维护一方安宁,你怎么可以把这样的权力当作你公报私仇的工具,滥杀无辜呢?万一因为这样而导致你的管辖范围内不得安宁,岂不是有负朝廷重望,你让我这个垂暮之年的老母带着这样的耻辱死去,凭借什么去见你死去的父亲?"说着让左右侍卫脱下李景让的衣服,用棍子抽打他的脊背.辅佐李景让的将士们都来为他请命,他们跪着哭了很久,郑氏才饶了李景让.因为这件事情,军中的愤怒于是才平息了下来.
注释
初:从前,当初
景让:原名李景让,字后己,唐朝人,官至御史大夫。
东汉:汉、唐时期以洛阳为东都
走:跑
祝:祈祷
余庆:积留的恩德
矜(jīn):怜悯
孤:年幼丧父为孤
遽(jù):立刻
左都押牙:官职名
忤(wǔ):触犯
愤怒:非常气愤
变:叛乱
方:才
视事:处理事务
听事:官员的办公场所
方面:地方,地区
垂年:晚年
褫(chǐ):脱去
请:请求
由是:因此
感受
景让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文意概述。
- 景让的母亲现身说教,让孩子明白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而在军中自己的孩子犯错,母亲也没有偏袒 在生活中母亲也是无私的教导我们。
- 严母出孝子,郑氏含辛茹苦养育儿女,可是她人穷志不穷,不贪图钱财,尤其是严厉教育孩子的那番苦心,又一次让我们领略了一位教子有方、深明大义的伟大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