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邻苯二甲酰亚胺

2022-06-27 01:37:03 百科资料

邻苯二甲酰亚胺为白色棱状结晶。邻苯二甲酰亚胺溶于碱溶液及沸乙酸,微溶于水、乙醇, 溶于苯。能升华。主要用于合成多种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和表面活性剂等。

  • 中文名 邻苯二甲酰亚胺
  • 化学式 C8H5NO2
  • CAS登录号 85-41-6
  • 熔    点 238℃
  • 危险性符号 R20/21/22-36/37/38-4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邻苯二甲酰亚胺;酞酰亚胺;苯二甲酰亚胺

  英文名称 Phthalimide;1,3-Dihydro-1,3-dioxoisoindole;Benzene-1,2-dicarboxylic acid imide;Isoindole-1,3-dione

  分子式C8H5NO2

  分子量 147.13

  含量(%) ≥99

  熔 点 238 °C

  沸 点 366 °C

  闪 点 165 °C

  密 度 1.21

  升华点 366℃

  溶解性:溶于碱、冰醋酸和吡啶,难溶于水,微溶于加热的氯仿、苯和醚、醇

  性状:纯品为白色松脆的结晶,工业品为浅黄色无定形块状物

编号系统

  CAS号:85-41-6

  MDL号:MFCD00005881

  EINECS号:201-603-3

  RTECS号:TI3920000

  BRN号:118522

  PubChem号:24862742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37.42

  摩尔体积(m3/mol):107.5

  等张比容(90.2K):291.0

  表面张力(dyne/cm):53.6

  极化率(10-24cm3):14.83

产品用途

  【用途一】用于生产农药、染料、香料、医药、橡胶助剂CTP,另外还可用于生产高效离子交换树脂、表面活性剂等

  【用途二】用于有机合成

  【用途三】邻苯二甲酰亚胺是杀菌剂灭菌丹、杀虫剂亚胺硫磷、除草剂灭草松的中间体。

  【用途四】该品为副染料、农药、医药、橡胶助剂等许多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例如用于生产苯酞、邻苯二甲腈、靛蓝、杀菌剂灭菌丹、杀虫剂亚胺硫磷等等。

  【用途五】有机合成。制造靛蓝。杀虫剂。

制备方法

  制备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主要方法有 3 种:

碳铵法

  是制备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传统方法。此法操作简单 ,原料易得,是用邻苯二甲酸酐与碳酸铵反应制得流程如下图。

邻苯二甲酸酐与碳酸铵反应制得流程

  将苯酐和碳酸氢铵按摩尔比1:1.2混合,经粉碎机粉碎后投入反应釜,加热约4h升至200℃,再以稍快速度升温至280-300℃。将熔融物出料至结晶,冷却固化、粉碎即得成品,收率95%以上。每吨含量为95%的邻苯二甲酰亚胺需消耗苯酐1030kg、95%碳酸氢铵660kg。

液氨法

  是继碳胺法的一种工艺技术70年代国外各公司相继投入应用。液氨法和氨水法的工业装置和工艺条件基本相同,只是所用原料不同后者操作更易控制。在步骤上与碳按法工艺步骤大致相同,只是反应装置有所不同。氨水法可在塔中进行,具有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等特点。

尿素法

  用邻苯二甲酸酐和尿素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邻苯二甲酸酐和尿素反应方程式

  将邻苯二甲酸酐与尿素混合均匀,加热搅拌,待全部熔化,保持160℃,约过10min,反应物体积突然增多,停止加热,继续搅拌,直到反应物固化,再用大火加热,数分钟后停止加热,不断搅拌,一定时间后加水过滤,先用3%碳酸氢钠洗涤,再水洗,干燥即得成品。

  尿素法装置简单,整个操作可以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低,环境污染少,产品质量高,色泽好,收率颇高。

毒理学数据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大鼠腹腔LD50:>500mg/kg;小鼠口径LD50:5mg/kg;小鼠腹腔LD50:1175mg/kg;

  生殖毒性 小鼠腹腔TDL0:6200 ug/kgSEX/DURATION,畸形;小鼠腹腔TDL0:100mg/kgSEX/DURATION,胎儿死亡

风险术语

  1.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2.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3.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安全术语

  1.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2.切勿吸入粉尘。

安全说明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对眼睛、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储运特性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废弃处置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742

  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