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邛笼

2022-07-15 20:08:15 百科资料

邛笼,汉语词汇,指的是碉楼,是羌族的传统民居。

  • 中文名称 邛笼
  • 拼音 qióng lóng
  • 别名 "碉楼
  • 解释 羌族的传统民居

相关信息

  qióng lóng

  也称"碉楼"。羌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四川茂县。一般平面呈四方形,用石块砌造。分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有门,层与层之间有独木梯上下。外形雄伟,建造坚固,最多达十三至十四层,高30余米,具有居住和防卫等用途。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云:"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数丈,为邛笼"。关于这种奇特的建筑形式,史料中多有记载。早在唐时,李贤注:"邛笼,案今彼土颐人呼为雕也"。又有清人陆次云"峒溪纤志》载:"松潘,积雪凝寒盛夏不解。人居累石为室,高者十余丈,名曰雕房"《章古屯志略》云:"石碉,形制有二:或如方几,或似菱花,下宽上锐,自五六丈至数十丈不等,悉以乱石砌成,碉底六七丈,中栈以木,下卧畜牲,中置锅桩,上数层储良溴什物,远望耸如束笋,高出云霄"等等。

单字含义

  "邛"

  1.〔~崃〕a.地名,在中国四川省;b.山名,在中国四川省。

  2.〔~都(dū)〕古地名,在今中国四川省西昌市,亦作"筇竹"。

  3.病,劳:"匪其止共,维王之~"。

记载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东汉时岷江上游一带冉駹夷部落云:"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邛笼"的确切含义今已不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