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时文叹
2022-07-04 08:28:43 百科资料

《道情·时文叹》是清代徐大椿创作的散曲。
- 作品名称 道情·时文叹
- 作者 徐大椿
- 创作年代 清代
- 文学体裁 散曲
作品原文
道情
作品注释
⑴时文;指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即八股文。
⑵承题:八股文的术语。文章开始,用几句话点明题目,叫破题,承嚣意而论证之,叫承题。
⑶《三通》:唐杜佑的《通典》、宋郑樵的《通志》、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四史》: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⑷汉祖、唐宗:汉祖指汉高祖刘邦,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
⑸高头讲章:八股文讲义。
⑹新科利器:最新一届科举考试中获胜的试卷。
作品简析
这首曲子尖锐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讽刺以八股文取士的虚伪,揭示出被八股文牵着鼻子走的人,既没有真才实学,又没有实际本领,只是白白地浪费了生命,于国于民于己都无益处。全曲语言通俗畅快,揭露深刻有力,嘲笑得痛快淋漓。
作者简介
徐大椿
(1693-1772)清代名医、散曲作家。字灵胎,号洄溪,后改名大业,苏州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天性聪敏,学识广博,精通天文、地理、音律等学问,尤精于医学,弃科举之途,以医为业。著有《洄溪道情》三十余首,自称其散曲作品的形式是古己有之的"道情",实际上是借鉴小曲而自度的新曲,其中有不少篇章读来清新活泼,自然流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