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通韵

2022-07-11 01:38:29 百科资料

指通过对音乐知识集其技巧的学习,达到一定的境界,是之通晓音韵。

  • 中文名称 通韵
  • 拼音 tōng yùn
  • 注音 ㄊㄨㄙ ㄧㄨㄣˋ

释义

  通韵,亦作"通韵"。

谓音乐声韵通和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亹亹通韵,迹不蹔停。" 吕向 注:"言善谋所进,如音乐声韵通和。"

诗韵术语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鉴赏:沙江暮色生濠野,刻入吾腑起苍茫。 惊涛骇浪沐佛灵,调调细涩醉人肠。

  章炳麟《訄书·述图》:"文辩反覆而无徵验,乐府通韵而违今古。"自注:"既非今韵,又非古音, 吴棫 毛奇龄以来,其流緐矣。"

诗经中的通韵

  前人研究的结论认为《诗经》除个别篇章外,多数诗章是押韵的。《诗经》押韵的方式和所用的韵部,历来学者看法不一致,王力先生认为《诗经》用韵大体有四种情况:1.一章一韵,一韵到底;2.一章数韵,有换韵、交韵和抱韵等类型;3.通韵;4.合韵。

古今通韵

  《古今通韵》·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为排斥顾炎武《音学五书》

  而作。创为五部、三声、两界、两合之说。五部者,《东》、《冬》、《江》、

  《阳》、《庚》、《青》、《蒸》为一部。《支》、《微》、《齐》、《佳》、

  《灰》为一部。《鱼》、《虞》、《歌》、《麻》、《萧》、《肴》、《豪》、

  《尤》为一部。《真》、《文》、《元》、《寒》、《删》、《先》为一部。

  《侵》、《覃》、《盐》、《咸》为一部。三声者,平、上、去三声相通,而不

  与入通。其与入通者谓之叶。两界者,以有入声之《东》、《冬》、《江》、

  《阳》、《庚》、《青》、《蒸》、《真》、《文》、《元》、《寒》、《删》、

  《先》、《侵》、《覃》、《盐》、《咸》十七韵为一部,无入声之《支》、

  《微》、《齐》、《佳》、《灰》、《鱼》、《虞》、《歌》、《麻》、《萧》、

  《肴》、《豪》、《尤》十三韵为一部,两不相通。其相通者谓之叶。两合者,

  以无入十三韵之去声与有入十七韵之入声通用,而不与平、上通。其与平、上通

  者谓之叶。案奇龄论例,既云所列五部,分配五音,虽欲增一减一而有所不可。

  乃又分为两界,则五音之例乱矣。既分两界,又以无入十三韵之去声与有入十七

  韵之入声同用,则两界之例又乱矣。至三声之例,本云平、上、去通而不与入通。

  而两合之例,又云去入通而不与平、上通,则三声、两合不又自相乱乎?盖其病

  在不以古音求古音,而执今韵部分以求古音。又不知古人之音亦随世变,而一概

  比而合之。故徵引愈博,异同愈出,不得不多设条例以该之。迨至条例弥多,矛

  盾弥甚,遂不得不遁辞自解,而叶之一说生矣。皆逞博好胜之念,牵率以至於是

  也。然其援据浩博,颇有足资考证者,存备一家之学,亦无不可,故已黜而终存

  之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