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透析疗法

2022-06-30 01:12:19 百科资料

《透析疗法(最新透析疗法专家解疑)》是2001年5月2日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日)佐中孜 (日)秋叶隆

  • 书名 透析疗法(最新透析疗法专家解疑)
  • 出版社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页数 342 页
  • 装帧 精装

基本简介

  透析疗法是利用半渗透膜来去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并维持酸碱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透析疗法并不能治愈尿毒症或肾功能衰竭,它的作用是尽量以人工肾来取代已失去功能的肾脏,从而维系生命。透析疗法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它们各有利弊。

血液透析疗法

基本简介

  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的流动方向相反),利用透析器(人工肾)的半透膜,将血中蓄积的过多毒素和过多的水分清出体外,并补充碱基以纠正酸中毒,调整电解质紊乱,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 血液透析器俗称人工肾,有空心纤维型、盘管型及平板型3种 。最常用的是空心纤维型 ,由1~1.5万根空心纤维组成,空心纤维的壁即透析膜,具半透膜性质。血液透析时血液流入每根空心纤维内,而透析液在每根空心纤维外流过 ,血液的流动方向与透析液流动方向相反,通过半透膜原理清除毒物,通过超滤及渗透清除水分。

适应症

  ①急性肾功能衰竭;

  ②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③慢性肾功能衰竭;

  ④肾移植前的肾功能衰竭或移植后排异反应使移植肾无功能者;

  ⑤其他疾病(肝功能衰竭、精神分裂症、牛皮癣等)。

禁忌症

  ①病情极危重、低血压 、休克者;

  ②严重感染败血症者;

  ③严重心肌功能不全或冠心病者;

  ④大手术后3日内者;

  ⑤严重出血倾向 、脑出血及严重贫血者;

  ⑥精神病不合作者;

  ⑦恶性肿瘤患者。

基本情况

  一般患者需每周血液透析3次,每次4~5小时 。应尽早开始透析以利纠正由于毒素蓄积过多导致的不可逆性脏器损伤及机体的代谢紊乱,当肌酐清除率下降为10~12mL/min时即应开始透析。15~60岁患者透析效果好且安全,但由于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透析设备的不断出现,70岁以上的患者亦可获得好疗效。 为保证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提高康复率 ,血透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蛋白质 1.0~1.2克/千克及146.3千焦/千克,同时应摄入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补充透析丢失量。

相关优势

  (1)对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如尿素等,其清除率较高,约高于间歇性腹透4~5倍,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令病者的血生化恢复正常。

  (2)操作上不像腹透那么花费人力和时间。

相关劣势

  (1)需要有人工肾等一套较昂贵的高级设备,同时对操作技术的要求很高,要有一套熟练的医务人员班子,故不易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更难开展。

  (2)血透时血液动力学变化大,对有心血管疾患病者颇不相宜。

  (3)临床上有想当多的情况不合适作,如造血透通道(内瘘或外瘘)有困难的病者、糖尿病者、不宜使用肝素者及年纪太大或太幼者。

  (4)由于血透对尿素氮等物质清除率高,故较易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有些病者在作血透6小时后,每有疲倦、嗜睡、无力、呕吐、肌肉抽搐等现象。

腹膜透析疗法

基本简介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半透膜 ,通过腹透管向腹腔注入腹透液,通过弥散原理清除毒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通过渗透原理(向腹透液内加葡萄糖以提高腹透液的渗透压)以达到超滤脱水,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 腹膜透析的设备较血液透析简单,可在床边操作,又可避免体液平衡的突然变化。 腹膜透析分为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患者可随身携带设备自由活动)、持续性循环式腹膜透析(CCPD ,优点同CAPD,夜间依靠腹壁透析机进行透析,白天仍可工作)及间歇性腹膜透析(用于急性患者)。一般每日应进行4~6次腹透,每次灌入2000mL腹透液。腹膜透析无需依赖机器 ,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培训人员,故价格低廉,在基层医疗单位均可开展。虽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适应症相同,但各有利弊,不能互相取代,故应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因、病情及医疗、经济条件作适当选择,使患者得到最大效益。

禁忌症

  ①腹部大手术后3日内;

  ②腹膜有粘连或有肠梗阻者;

  ③腹壁有感染无法殖入腹透管者;

  ④腹腔肿瘤、肠瘘、膈疝等 。 无菌操作不严格可引起腹膜炎,反复发作腹膜炎可使腹壁的透析面积减少,透析疗效减退。此外由于腹膜上的膜孔大于血透器膜上的孔径,故营养物质从腹透液的丢失较血透时严重。故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足够的营养是腹膜透析成功的保证。

相关优势

  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安全有效,在基层医疗单位可广泛使用,甚至可以训练病者在家里自己操作;腹透对小分子量物质的清除率较血透稍差,单对分子量在500道尔顿以上的中分子物质的清除则远较血透佳,而尿毒症的发生和中分子物质有着密切联系,故其解除尿毒症的疗效并不逊于血透;腹透很少绝对禁忌证,许多不适合作血透的病者都可以做。

相关劣势

  易发生腹膜炎。小分子物质清除率低。 蛋白丢失多,应加强营养。 透析液中含糖,可能出现高血糖、血脂增高及体重增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