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逃窜

2022-07-04 12:41:14 百科资料

逃窜,汉语词汇。动词,

拼音:táo cuàn

指仓皇地逃走,

最早出于《列子·黄帝》中。

  • 中文名 逃窜
  • 拼音 táo cuàn
  • 词性 贬义词
  • 解释 仓皇地逃走

  出处与详解

  指逃跑流窜。

  1、《列子·黄帝》:"﹝禽兽﹞隐伏逃窜,以避患害。"

  2、《后汉书·窦武传》:武孙辅,时年二岁,逃窜得全。"

  3、《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4、明 沈鲸 《双珠记·辕门遇友》:"安禄山之乱,城郭丘墟,人民逃窜。"

  5、《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燕王人临淄,城中之人,纷纷逃窜。"

  6、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又过了三天,战斗部署已定,胡匪军才逃窜了下来。"

  7、京剧 《奇袭白虎团》:决不让美李匪帮一人逃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