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逃离德黑兰

2022-07-05 14:31:53 百科资料

电影《逃离德黑兰》是由本·阿弗莱克执导,本·阿弗莱克,约翰·古德曼领衔主演的传记剧情电影。

影片讲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期间,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成功地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伊朗。

影片于2012年10月12日在美国上映。

  • 中文名 逃离德黑兰
  • 类型 剧情 / 惊悚 / 历史
  • 外文名 Argo
  • 主演 本·阿弗莱克、布莱恩·科兰斯顿、凯尔·钱德勒、约翰·古德曼
  • 其他名称 ARGO - 救参任务(港) / 亚果出任务(台)

剧情简介

  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达到顶峰,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名人质。与此同时,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不过以当时的局势,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本·阿弗莱克 饰)负责人质营救事件。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而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离德黑兰》(Argo)。

剧照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
Tony Mendez
本·阿弗莱克
Lester Siegel
艾伦·阿金
John Chambers
约翰·古德曼
Ken Taylor
维克多·嘉伯
Cora Lijek
克里·杜瓦尔
Hamilton Jordan
凯尔·钱德勒
Jack Kirby
迈克尔·帕克斯
Nina
阿德里安娜·巴比欧
Bob Anders
泰特·多诺万
Lee Schatz
罗利·科奇瑞恩
Jon Bates
提图斯·维里沃
Max Klein
理查德·坎德
Jack O'Donnell
布莱恩·科兰斯顿

职员表

制作人:本·阿弗莱克、乔治·克鲁尼、格兰特·赫斯洛夫、Chay Carter、David Klawans
导演:本·阿弗莱克
副导演(助理):Ian Calip、阿方索·戈麦兹-瑞洪、Gavin Kleintop
摄影:罗德里格·普瑞托
配乐: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
剪辑:William Goldenberg
艺术指导:Sharon Seymour
美术设计:Peter Borck
服装设计:Jacqueline West
视觉特效:Peter Borck1、Bryan Godwin 、Don Lee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Tony Mendez

  Tony Mendez | 本·阿弗莱克

  中情局特工,当年是一个传奇人物,他选择了“制作”一部好莱坞电影为自己打掩护。

Jack Donnell

  Jack Donnell | 布莱恩·科兰斯顿

  中情局高层领导,为将那六个人带回美国,寻求专家Tony Mendez的帮

Lester Siegel

  Lester Siegel | 艾伦·阿金

  好莱坞电影制片人,由Tony联系其一起拍摄电影和协助将那六个人带回美国。

幕后花絮

  1.托尼在上飞机前给他妻子打电话无果,遂在小纸条上写下留言。但是在前后几个分镜头中,字条上字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有观众表示这是导演故意做的蒙太奇手法,但是从字面上看内容并未发生改变。)

剧照

  2.在最后阶段,飞机起飞的时候那架波音747的襟翼角度为0(没有放下襟翼)。而通常情况下,载重的747起飞时襟翼角度应该在10度,对于起飞距离有限或者载荷很大时,可能会使用到20度。

  3.负载的747起飞速度(相对空气)大约在250-300km/h,空机都要200以上。满载甚至会达到320以上。以这个速度,叛军的警车根本就追不上,更别谈在跑道尽头停下来目送747了。另外以747满油滑行时的噪音,片中那几个角色不挂也晕,车也不会如此完好。

  4.伊朗官方无权扣留美国人,但是却有权逮捕偷渡者。如果民兵真的在最后时刻发现计谋,只要给军方,或者警察一个电话,那架飞机就会被调回,飞机再怎么快也不可能一起飞就离开伊朗领空吧。

  5.Tony接受任务后飞往德黑兰前,取下结婚戒指,露出的劳力士手表表扣是00年之后的新款表扣,不是七八十年代的表扣。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人物备注
2013年
第85届
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
本·阿弗莱克、乔治·克鲁尼
获奖
2013年
第85届
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
克里斯·特里奥
获奖
2013年
第85届
奥斯卡奖最佳剪辑奖
William Goldenberg
获奖
2013年
第70届
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
《逃离德黑兰》
获奖
2013年
第70届
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
本·阿弗莱克
获奖
2013年
第70届
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男配角
艾伦·阿金
提名
2013年
第70届
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编剧
克里斯·特里奥
提名
2013年
第66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
乔治·克鲁尼、本·阿弗莱克
获奖
2013年
第66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导演
本·阿弗莱克
获奖
2013年
第66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剪辑
William Goldenberg
获奖
2013年
第66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本·阿弗莱克
提名
2013年
第36届
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本·阿弗莱克
提名
2013年
第38届
法国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
本·阿弗莱克
获奖
2013年
第22届
MTV电影奖最佳男演员
本·阿弗莱克
提名
2013年
第39届
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剧情电影
《逃离德黑兰》
提名
2013年
第39届
土星奖最佳恐怖/惊悚电影
《逃离德黑兰》
提名

制作发行

上映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USA

  2012年10月12日   

  中国香港Hong Kong

  2012年11月15日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Smoke House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美国]  (2012)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美国]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2012)
GK Films   
华纳兄弟公司 [荷兰]  (2012) 

  以上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从影片的角度来看,Argo虽谈不上精品,也算是佳作,而且影片本身也正视了历史,所以影片在前半部分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一部反政治电影,没想到电影过半后立刻改旗易帜又被完全被政治化了,总的来说,还是一部政治片,虽然带有写实色彩,但影片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宣扬美国人自有的那种爱国、博爱、献身的精神,而且故事还有着国际情报合作的色彩,所以非常讨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各路著名媒体影评人,于是Argo的奥斯卡最佳的高调呼声也不那么奇怪了。(时光网评)​

剧照

  《逃离德黑兰》的剧本确实改编得很完美,有着标准的政治惊悚片的类型片结构,紧张刺激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道德上善恶分明的美式主旋律,在事件的取舍上也做着减法,让故事尽可能的简单直接。必要的背景铺垫和真实新闻素材的植入让影片的主题变得更加厚重,CIA、好莱坞工业以及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政治问题的种种元素更为影片增添了话题性和可看性。(凤凰网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