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迎燕

2022-06-27 16:23:17 百科资料

《迎燕》是宋代诗人葛天民所作诗词之一。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 作品名称 《迎燕》
  • 作品出处 《全宋诗》
  •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 作者 葛天民
  • 创作年代 南宋

原文

  迎燕①

  【宋】葛天民

  咫(zhǐ)尺②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注解

  ①选自《全宋诗》卷二七二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葛天民,字无怀,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无怀小集》。

  ②咫(zhǐ)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诗意

  短暂的阳春三月,普通的百姓人家 。

  为了迎接新来的燕子飞入,都没有放下昔日的门帘。

  燕翅已被丝雨淋湿, 口里仍衔着带有落花芳香的泥土来筑巢。

  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光。

作者介绍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kuí)、赵师秀等多有唱和。有《无怀小集》。整风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葛天民诗,以及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我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赏析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帘遮",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两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首句一个"咫"字,指八寸,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寻常百姓家"借用了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也是燕子顺利找到主人家的标志。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泥香带落花"描写了春天温馨、幸福的场面。尾句是对燕子勤劳的赞美,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