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迎春花市

2022-06-29 09:08:28 百科资料

迎春花市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形成于明清时期 ,流行于珠三角以及香港、澳门等地 。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广州的迎春花市,又称年宵花市,是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景观,成为广州年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广州地区有"逛花街大过年"的说法。广州的迎春花市一年举行一次,每次于春节前年廿八开始,至年初一凌晨结束 。

2007年6月18日,迎春花市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77 。

  • 中文名称 迎春花市
  • 批准时间 2007年6月18日
  • 遗产级别 省级
  • 遗产类别 民俗
  • 申报地区 广东省广州市

缘由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每天早上,花农们采摘鲜花,在五仙门渡口过江上岸,到老城门下出售,那是平日的花市。一年一度的花市,是19世纪60年代初才形成的。那时的花市在藩署前,即现在省财政厅一带,后迁到双门底,除卖鲜花外,还卖古董、杂架、年宵品等。

  辛亥革命后,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带更加开阔,游人更多,还扩展到十八甫、高第街一带。所卖花卉除素馨花外,还有水仙、吊钟、芍药、山茶、菊花等。许多商号、酒楼、茶居食肆,也都定购四时花卉。西关一带,还出现了花贩,专为大户、店铺送花。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花街更加繁荣了。

习俗

插桃花

  广州人春节爱插桃花,所谓"一树桃花满庭春"。一株靓桃花插在厅堂里,满树星红,持上节日彩灯,披上绿绸杏带,确是增添了不少春色,所以不但居家喜爱,各大宾馆酒楼,届时必以一株大桃花装点门庭。桃花成了广州的春节"圣诞树"。

种金桔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其实,现在人们所喜爱的,是它那小巧而丰硕的造型:一棵三四十公分高的小树上,硕果累累,金光灿灿,还有那青枝绿叶相扶,,确实逗人喜爱,置于几座之上,确可玩味。与金桔同类的四季桔、金蛋果、朱砂桔等,同样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一般家庭只选购其中一种。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花市金橘

供水仙

  春节还要插供水仙花。每年腊月初,市面上便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话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盆载水仙,大众最爱

蝴蝶兰

  每年的迎春花市上必不可少的花有属蝴蝶兰,因其花开鲜艳美丽,有"兰中皇后"之美誉。蝴蝶兰的学名按希腊文的原意为"好似蝴蝶般的兰花",如此可见蝴蝶兰花朵的观赏性极强。蝴蝶兰因其高贵品质,欧美各国对蝴蝶兰的消费量也不断增加,很多高级宴会都少不了蝴蝶兰作为花卉装饰摆设,另外许多新娘和滨相更喜爱用它作为捧花和襟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