辙乱旗靡
2022-07-11 21:39:25 百科资料

辙乱旗靡,汉语成语,拼音是zhé luàn qí mǐ ,意思是形容军队溃败逃窜,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 中文名称 辙乱旗靡
- 拼音 zhé luàn qí mǐ
- 释义 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 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
成语解释
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同"辙乱旗靡"。
成语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鲁庄公等齐军三鼓过后才命士兵击鼓,看到对方辙乱旗靡时,命令鲁军奋勇出击,这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
成语示例
阵势一动,辙乱旗靡,眼见得无法支持,纷纷败走。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七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