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踏鞠

2022-07-10 11:06:26 百科资料

踏鞠,拼音tà jū,汉语词语,意思为古代一种用于习武﹑健身和娱乐的踢球运动。出自《战国策·齐策一》。

  • 中文名 踏鞠
  •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
  • 读音 tà jū 
  • 注音 ㄊㄚˋ ㄐㄨ

解释

  亦作"蹋鞠"。亦作"蹋踘"。古代一种用于习武、健身和娱乐的踢球运动。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皷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鞠者。"

  《史记·苏秦列传》引此文,作"蹋鞠"。裴骃集解引汉·刘向《别录》:"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汉·桓宽《盐铁论·国病》:"康庄驰逐,穷巷蹹鞠。"

  《北史·突厥传》:"男子好摴蒲,女子踏鞠,饮马酪取醉,歌呼相对。"

  宋·苏轼《真一酒歌》引:"是故神宅空,乐出虚,蹋踘者以气升,孰能推是类以求天造之药乎?"

  元·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诗之四:"绣花蹋踘句骊样,罗帕垂弯女直床。"

  清·褚人获《坚瓠首集·踢球》:"球名踏踘,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其制以革为圜囊,实以毛发,后则鼓之以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