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踉踉跄跄

2022-07-14 22:25:14 百科资料

踉踉跄跄,汉语成语,读音是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出自《水浒传》。

  • 中文名称 踉踉跄跄
  • 拼音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外文名称 stumble along
  • 出处 《水浒传》
  • 注音 ㄌㄧㄤˋ ㄌㄧㄤˋ ㄑㄧㄤˋ ㄑㄧㄤˋ

成语辨析

  反义词:健步如飞,四平八稳,稳稳当当。

  近义词:跌跌撞撞,左摇右晃,晃晃悠悠,摇摇晃晃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形容走路的样子。

  示例

  1、他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走起路来~的。

  2、他~、跌跌爬爬地往家走(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看那大叔~的样子,一定是喝醉了。

  4、他由于从小就患有腿疾,走路摇摇晃晃,~的。

  5、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俞良又去赶趁,吃了几碗饿酒。直到天晚,酩酊烂醉,踉踉跄跄,到孙婆店中,昏述不醒,睡倒了。"

  6、《隋唐演义》第八十回:"当下国桢出得门来,已是傍晚的时候,踉踉跄跄,走上街坊。"

  7、《精忠岳传》第三十二回:"立起身来,踉踉跄跄,走下大堂。"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