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跋涉

2022-06-26 13:35:07 百科资料

跋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á shè,意思是跋山蹚水。形容旅途艰苦,十分艰难。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中文名称 跋涉
  •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近义词 长途跋涉;爬山涉水
  • 拼音 bá shè
  • 注音 ㄅㄚˊ ㄕㄜˋ

引证解释

  1、登山涉水。谓旅途艰苦。

  《诗·墉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毛 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朕久望卿来,何其迟也。涂中跋涉不易?"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夫千里劳师,跋涉日久,岂能掩人耳目?""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田开疆按剑而言曰:'斩鼋打虎,小可事耳!吾跋涉千里之外,血战成功,反不能食桃,受辱于两国君臣之间,为万代耻笑,何面目立于朝廷之上耶?'"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回:这正是只因清正声名远,致使英雄跋涉来。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我这么想着,就问他一路跋涉该受了很多辛苦吧。"

  2、谓涉足于泥水之中艰难行走。

  董必武 《挽沉骊英女士》诗:"勤劬如老农,跋涉于泥田。" 周振甫 注:"指下田。"

  孙犁 《秀露集·乡里旧闻》:"土地是松软的,把孩子们的脚埋进去,他们仍然欢乐地跑着,并不感到跋涉。"

  峻青 《海啸》第一章:"他们一会儿在齐膝深的水里跋涉,一会儿在烂泥地里蹒跚,走得非常吃力。"

  3、犹言劳累麻烦。

  明 屠隆 《考盘馀事·造捶白纸法》:"平铺石上,用打纸捶敲千馀下,揭开晾□分乾,再迭压一宿,又捶千馀捶,令发光,与蜡牋相似方妙。余尝制之甚佳,但跋涉耳。"

用法

  用于人的行为方面。

词语辨析

  【造句】:1、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长途跋涉 。

  2、跋涉在科学研究的崎岖道路上。

  【用法】:用于人的行为方面。

  【近义词】:奔波

  【英语】:跋涉:trudge或trek

  跋山涉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