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越王勾践墓

2022-07-07 05:32:16 百科资料

《越王勾践墓》是南宋爱国诗人柴望的一首七律,是借古讽今的伤时之作。

  • 作品名称 越王勾践墓
  • 创作年代 南宋
  • 文学体裁 古诗
  • 作者 柴 望

原文

  越王勾践墓

  柴 望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释

  秦望山,在浙江绍兴,为这一带最高的山,因秦始皇登之以望海而得名。

  首联的意思是,秦望山头,夕阳西下,一片苍茫景象,但是伤心已绝的人谁又有心思去抒写凄凉之情呢?

  颔联的意思是,当代人没见过吴国被越国攻破的情景,所以勾践墓附近的百姓还时常传说着当年"霸越乡"的往事。

  颈联中的"复道"和"宫墙"都不是眼前实景,而是对越宫景物的想象,"复道" 义同《阿房宫赋》"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中的"复道"。

  尾联中"中原"和陆游《书愤》"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中原"一样,都是指被金人侵占的黄河流域。"烟树""渺茫"含有收复难望之义。

简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伤时之作。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风雨飘摇之况国人皆知,将这一古一今,一正一反的景况联系在一起,这样构思,颇为巧妙。首联以苍茫、凄凉的景象和伤心的情怀开篇,加上"自"、"谁复"之反复咏叹,诗人寂寞悲凉之情是何等强烈。颔联吊古伤今,虽然"犹传"勾践"霸越乡",可是今人却不见"亡吴事",勾践复国报仇的壮举难以重见的哀愁涌上诗人的心头。颈联即景抒情,勾践墓、越王宫,雨打乱花,鸟翻黄叶,何等肃杀凄凉。诗人难道写的仅仅就是这些吗?那"高台望"到的汴京故宫,那想象中不久后的临安凤阙,不也都是这样的吗?尾联和辛弃疾、陆游、陈亮等爱国志士"望中原"时所表达的悲愤、沉痛的情感是一样的,恢复中原无望的惆怅也是一样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