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越南鱊

2022-07-12 12:53:08 百科资料

越南鱊,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Vaillant, 1892),是鲤科鱊属的一种鱼类。

  • 中文名称 越南鱊
  • 别名 越南刺鳑鲏
  • 拉丁学名 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Vaillant, 1892)
  • 二名法 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 界 动物界

形态特征

  体较高而扁薄,外形呈长卵圆形,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缘浅弧形。头短小,三角形。吻稍突,吻长大于眼径。口小,亚下位。口角须1对。其长度约为眼径之半。背鳍位于身体最高处,具有2根硬刺,胸鳍末端达到腹鳍基部起点。臀鳍具有2根硬刺,其起点位于背鳍第6根分支鳍条的垂直下方。尾鳍分叉深。腹腔膜灰褐色,体背部深灰色,腹侧面灰白色。鳃盖后缘上方有1黑色斑点,尾柄中线有1黑色纵带,向前延伸至背鳍起点的下方。背鳍及臀鳍硬刺末端柔软分节,背鳍具11-14根分枝鳍条。体长为体高的2.2-2.4倍。侧线完全,成浅弧形下弯。侧线鳞32-35枚,体长100mm。体呈银灰色,鳃孔后上方具一黑斑;沿体侧中轴自背鳍中部之前下方至尾鳍基部有一条蓝色条纹。

生活习性

  栖息于泥沙底质,多水草的湖泊或河流的浅水区,常集群活动。以水生植物为主食。

繁殖特点

  每年4月为繁殖期,产卵于蚌类的外腔中。生殖季节雄鱼的吻端及眼眶前缘有珠星,而雌鱼有产卵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