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重光

赵重光,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1988年,担任电视剧《塔铺》的编剧,这是他改编的第一部电视剧 。1989年,执导电视剧《正午阳光》,该剧获得华东电视剧银燕奖 。1990年,执导电视剧《乡里乡亲》,该剧获得全国电视剧展播优秀作品奖 。1998年,与王坪联合执导剧情电影《金婚》,该片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情归天尽头》 ,该片获得第2届百合奖一等奖 、第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 。2004年,执导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 ,该片获得第5届百合奖一等奖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5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导演奖 。2005年,执导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之回避》,该片入围第6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2012年,担任第5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评委 。2017年,执导剧情电影《如梅开店》。
- 中文名称 赵重光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山东
- 职业 导演、编剧
演艺经历
1988年,担任电视剧《塔铺》的编剧,这是他改编的第一部电视剧 ;同年,担任电视剧《生命中的好日子》的编剧 。1989年,执导电视剧《正午阳光》,该剧获得华东电视剧银燕奖 。1990年,执导电视剧《智渡微山湖》 ;同年,执导电视剧《乡里乡亲》,该剧获得全国电视剧展播优秀作品奖 。
1991年,执导电视剧《寒夜烛光》 。1992年,执导电视剧《大海不会沉默》 。1998年,与王坪联合执导剧情电影《金婚》,该片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2000年,担任剧情电影《益西卓玛》的文学编辑 。
2001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情归天尽头》 ,该片讲述了1952年某乡村一个普通农民一家的故事,入围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片奖,获得第2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 、第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 ;同年,担任剧情电影《秋天的流星雨》的文学编辑 ;随后,担任剧情电影《绝对情感》的文学编辑 。
2002年,担任十六大献礼影片《光明团队》的导演;同年,担任剧情电影《首席执行官》的项目策划 。2003年,担任戏曲片《草原母亲》的编剧;同年,授予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电影创作成就奖" 。
2004年,撰稿并执导科教片《农村防火常识》,该片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科教片奖 ;同年,执导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 ,该片入围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视电影奖 、第5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5届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导演奖 。
2005年,执导由范明、韩义强共同主演的电视电影《老赵忙年》 ;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大寒小寒》上映,该片由张馨月、陈水清合作主演 ;随后,执导由张小斌、周小刚、韩义强联合主演的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之回避》 ,该片入围第6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 。
2006年,授予"德艺双馨拔尖人才"称号 ;同年,自编自导由戈治均、刘淑芬等联袂主演的剧情电影《调解》 。2012年,担任第5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评委 。2017年,执导由田玲、宁文彤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如梅开店》。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7年 | 《如梅开店》 | 电影 |
2006年 | 《调解》 | 电影 |
2005年 | 《法官老张轶事之回避》 | 电视电影 |
2005年 | 《老赵忙年》 | 电视电影 |
2005年 | 《大寒小寒》 | 电影 |
2004年 | 《农村防火常识》 | 科教片 |
2004年 | 《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 | 电视电影 |
2002年 | 《光明团队》 | 电影 |
2001年 | 《情归天尽头》 | 电影 |
2000年 | 《金婚》 | 电影 |
1992年 | 《大海不会沉默》 | 电视剧 |
1991年 | 《寒夜烛光》 | 电视剧 |
1990年 | 《乡里乡亲》 | 电视剧 |
1990年 | 《智渡微山湖》 | 电视剧 |
1989年 | 《正午阳光》 | 电视剧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6年 | 《调解》 | 电影 |
2003年 | 《草原母亲》 | 电影 |
2001年 | 《情归天尽头》 | 电影 |
1988年 | 《生命中的好日子》 | 电视剧 |
1988年 | 《塔铺》 | 电视剧 |
项目策划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6年 | 《冰山上的来客》 | 电视剧 |
2006年 | 《黑蚂蚁》 | 电视剧 |
2004年 | 《21天》 | 电视剧 |
2002年 | 《首席执行官》 | 电影 |
未知 | 《我们的战友遍天下》、《光辉之城》、《红十字誓言》 | / |
文学编辑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1年 | 《秋天的流星雨》 | 电影 |
2000年 | 《益西卓玛》 | 电影 |
人物评价
赵重光的作品一向饱含博大的情怀,农民的命运与性格冲突成为他的主题,也影响了他影片的创作手法。赵重光的作品中从不直接表现坏人,每部片子的画面都是一个个善良老百姓喜怒哀乐的面孔。这些人的尴尬、无奈、生命活力以及血液中的传统道德伦理,始终是赵重光的目光焦点。底层社会的人生百态给了赵重光无尽的素材和灵感,也让他从来不用经验主义,他每拍一部作品都追求有所创新,这样也许一直迷茫,但至少不会重复自己 (《当代电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