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赫哲

2022-06-29 19:20:49 百科资料

赫哲即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通用汉语文。其起源于明代野人女真(东海女真),现族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 中文名 赫哲
  • 别名 那乃
  • 分布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
  • 族源 女真

介绍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锦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在吉林省也有一部分赫哲人分布,人口100人以上 。另外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赫哲人分布,当地人称其为"那乃人", 人口2万多 。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建国后,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赫哲"是满语,意为"东方及下游的人们",是明代野人女真(东海女真)的一支后裔,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两岸,所以素有"三江为家,渔猎为主"的说法,在清初时,其社会发展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阶段,现总人口只有四千多人,信奉萨满教,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普遍通用汉话。此外在俄罗斯远东也有赫哲人居住,人口2万多人,被称为"那乃"。 国内外赫哲族总人口2.4万人。

  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清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赫哲人在俄罗斯境外有几支,纳乃,乌尔奇族,奥罗克,乌德盖,也是赫哲人,有人提议成立纳乃语支

人口分布

  鱼皮制衣酒敬神 狗拉雪橇赫哲人

  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其余分布在佳木斯、富锦嘎尔当、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特产

  赫哲族 鱼皮衣

  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门--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勤劳的赫哲人世世代代生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