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2022-06-26 09:01:29 百科资料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MH)H(保健因素)是商品所具备的必要条件;M(激励因素)是商品所具备的的魅力条件。当商品的H因素有缺陷时,消费者会感到不满;但仅有H因素的完全满足依然无法到来消费者的完全满足,只有当M因素同时得到满足时,消费者才真正得到满足。
- 中文名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 提出者 赫兹伯格
- 时间 1959年
- 词性 名词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也叫"保健-激励理论"。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指工作内容本身,保健因素指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赫茨伯格认为只有工作本身的内容才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相反,如果工作内容并不受员工喜爱,就算工资给的再高,员工也会消极怠工。换句话说,保健因素得到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但无法带来工作的"满意"。真正能够激励员工的是工作本身,比如较感兴趣的工作、能带来较好的个人发展机会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