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资治通鉴目录

2022-07-09 17:31:00 百科资料

《资治通鉴目录》是北宋司马光著目录。

《资治通鉴》包罗宏富,卷帙浩繁,实非一时所能尽阅,基于此,司马光在 编纂《通鉴》的同时 ,又著《通鉴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用年表形式提纲挈领地表示重大史事,并标出其在资治通鉴中的卷数,以便查阅。

  • 作品名称 资治通鉴目录
  • 作者 司马光
  • 创作年代 北宋
  • 类别 目录

目录

  司马光在《目录》"提要"中阐述其编纂方法时说:"其法,年经国纬,著其岁阳岁名于上,而各标《通鉴》卷数于下。又以刘义叟《长历》内朔闰月,及史所截七政之变营于上方,复摄书中精要之落散于其间。"其体全仿年表,用史记汉书之旧例。其标明卷数,使知某事在某年,某年在某卷",《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它是按照年代逐序来记载历史的。因此,要想提取其精要,就只能按照时间逐序来进行,《目录》按照这种方法来编写,这是编年体的体例所决定的。司马光根据《通鉴》实际,创造性地写出了《目录》,这也是古代编年体编纂史上绝无仅有的。

  《目录》实际上就是《通鉴》之提要。例如,在星岁记时法"上章因敦"的序号下,对应着楚悼王二十一年,以"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杀之,并射中王尸。太子臧即位,讨为乱者,夷七十余",来概要记述了悼王死后楚国的情况,并在表中对应指出,有关详细记载在《通鉴》第一卷中。

目录的作用

  按照其内容,宋衍申将《目录》的作用综合为如下五条:

  其一,正历

  司马光以当时的天文学专家刘义叟制订的《长历》为准,以其纪年、朔闰、节气贯通上下,从而解决了1362年的时间分歧和疑难问题。在表格的顶端采用《史记·历书》的星岁法纪年,在中间的边栏里又列出与该年相应的朝代名称、帝王庙号、名讳、年号和年数,并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的天象变化也详载出来,对于年代学、天文学均有相当参考价值。

  其二,用"年表"形式整齐众国之事

  《目录》仿《史记》年表之例,以年为经,以因为纬。统一时代无问题,并列政权时,每国一格,各标纪年,自成正统,每国史事,分行记载。这样,就解决了《通鉴》只记一国纪年的缺憾,避免了列国并存正闰之纠葛。

  其三,采《通鉴》精要之语

  《目录》即《通鉴》的精要摘录,是一部压缩了的《通鉴》,总字数约相当于原书的六分之一,显然就是一部简明通史。

  其四,创新之目录

  《通鉴》为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纲显然就无法列出目录。《目录》却将"摘要"与"年表"结合,编成了编年体的"目录",这实在是一个创造和发明。

  其五,校勘《通鉴》

  由于《目录》一直单行,所以可以用它校勘《通鉴》。现在有的学者已用《目录》校勘出中华书局标点本《通鉴》的多处错误,证明了它的价值。

  司马光因其主编有《通鉴》而留名于世,被后人公认为伟大的史学家。他的独具特色的史书编纂方法,给后人以启迪和借鉴,在历史文献编纂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其《目录》补充和完善了《通鉴》之缺陷和不足,并对历史文献的摘要和编年体史书目录的编纂有所发明和创建。因此,司马光不愧为是一位有自己特殊贡献的历史学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