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三部曲之任逍遥

《任逍遥》是贾樟柯自编自导的第三部故事长片,由法、日、韩三国联合出品,香港胡同制作公司执行制作。这也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自2000年《站台》后投资拍摄的第2部贾樟柯电影。《任逍遥》于山西大同即兴拍摄,描写失业工人子弟的生活,两名19岁的少年彬彬和小济抢劫银行未遂的故事。该片一改贾樟柯惯用的写实手法,风格迷离。因《站台》而脱颖而出的女主角赵涛在片中饰演一个矿区野模特,在2002年戛纳电影节上引起瞩目,有评价认为她的表演闪现了当代中国女演员普遍缺乏的质感。
- 中文名称 贾樟柯三部曲之任逍遥
-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 导演 贾樟柯
- 编剧 贾樟柯
- 类型 剧情
剧情简介
彬彬、小济是80年代出生的青年,两人在城市之间终日无所世事,四处游荡。小济爱上了歌舞团的赵巧巧,但巧巧是本地黑势力头目乔三的女人;彬彬准备去北京当兵,后来被告知得了肝炎,而他的女友也即将去北京读国际贸易。最后二人骑着摩托抢劫银行,彬彬在派出所里唱起了《任逍遥》。
获奖记录
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第16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特别奖

2004年洛杉矶影评人最佳外语片提名
美国《电影评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贾樟柯拍摄该片的灵感来自于他在故乡山西拍摄纪录片时,被工业城市大同的建筑所感动,从而产生拍片的想法。
与贾樟柯以往的电影不尽相同的是,该片并不像《小武》或是《站台》那样把拍摄地点设在以农业化为背景的城市,而是将述事背景设定在大同这样的工业化城市,影片把男、女主人公定位在十八、九岁的孩子中间,这也是贾樟柯第一次以青少年视角来拍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层面。
而80年代出生的青年正是计划生育的第一代人,他们成年后,也正在经历着中国计划经济失败后,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大同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城市正经历着痛苦的变迁,影片也是将残破、废弃的工场作为一个新时代下的产物赤裸裸的展示在观众面前。这一时期的青年人,与小鸡、彬彬一样有着特殊时期的悸动与不安,困惑与无助成为了影片的中心主旨。
影片评价
无论是城市景象还是角色的内心,导演所要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空旷、荒凉的感觉。这里的主人公远远没有《站台》里的年轻人幸运,像他们一样可以拥有梦想、拥有音乐、拥有演出、拥有旅行或是拥有漂流,
在这里他们却不知道能拥有什么,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前进,虽然物资有了极大的丰富,但他们却好像什么都不曾拥有,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他们才希望以一种切实的、真正的形式来拥有对方。片中有两段撕扯场面给人印象颇为深刻,一段是小鸡在迪士高舞厅,被乔三的手下一遍遍地打着嘴巴;一段是巧巧在车上一次次的冲出去,被乔三一次次的拦截回来。这样重复的举动并不是一种无聊的情景铺垫,而是人们想用一种伤害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一次次的受挫,又一次次的动作重复,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们一直想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超载越,就像是小鸡骑着摩托一次次的跨越那个小山坡,其实他也是希望这样做能给自己一个自信,爬上去了,也就变成了一种得到内心验证的慰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个时代中的每个事物都像山坡一样是自己的敌人,处处于已作对。全片的对白很少,更多的场景用一种沉默或是某些动作表达了无论是人们还是工业建筑,那种被遗忘、废弃的感觉。在片中,时时在电视机前出现的中国特定时期的重大新闻,用一种间接的传述告诉了人们时间在点点滴滴中流淌而去。除了用晦涩的长镜头诠释片中青年一代以外,贾樟柯还借用了众多调侃元素来完善自己的作品,如前作主人公小武的出现穿插在情节当中、如小鸡与巧巧在餐厅吃饭时说的那段经典的《低俗小说》的桥段,后来小鸡大声喊"抢劫"时,镜头迅速的摆过,直接指向了另一个场景两人开头大跳兔子舞的场景,颇具视觉冲击力与速度感的剪辑手法,在片中犹如一道闪电划过,为影片带来了一份安静之中的紧张。片尾小武在彬彬箱中挑选盗版碟时,在问道有没有《小武》或是《站台》等影碟时,彬彬几句简单"没有"的回答,更是反映了现今中国独立影片市场的无奈与尴尬。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台湾导演候孝贤或是杨德昌的电影中,一些镜头或是桥段的影子,他们都隶属于超写实风格的忠实追随者,但其中又蕴含了悲观主义世界的徘徊与胶着。正如布莱松·罗培尔拍摄的电影一样,贾樟柯也正在为我们国人灌输另一种非主流的电影理念,那就是:电影,是可以抛弃取悦人的东西,为我们展现人性社会中真实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