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贵妃鸡养殖技术

2022-07-04 21:07:23 百科资料

拥有专业的贵妃鸡养殖技术、丰富的养殖经验,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利润率。

本文内容从雏鸡的孵化、开水、开食,育雏管理、分群方法,到疾病防治、设备维护,都有详细的讲解,帮助广大养殖户朋友快速度过困难期。

介绍

  贵妃鸡又称贵妇鸡、皇家鸡,是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名优特禽新品种。因其外貌华丽、适应性强、肉质鲜嫩、瘦肉率高、营养丰富、药食兼用,我国引进后其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发展很快。

  英国贵妃鸡体形娇小,外貌奇特,体态轻盈,头戴凤冠,冠体前有一独立的呈三角形的小冠,冠体为豆状冠,并延伸成"V" 字形肉质角状冠,色泽鲜红,其后侧形似球体状的大朵黑白花片羽束,如西方贵妇之帽。

  贵妃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寒热性能较好,食性较广,生长较快,不啄蛋,性情温和,不善啄斗,喜欢群居,不怕人,在运动场外用手指叩打网罩可引来英国贵妃鸡啄食手指。飞翔能力较弱,喜爱阳光。

生产性能

  母鸡180 日龄左右可开产, 每只母鸡年产蛋量为150~180 枚,蛋壳呈白色,平均蛋重为40 克。成年母鸡体重为1.1~1.25 千克,公鸡为1.5~1.75 千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每年3 月份至翌年2月份都能产蛋,3~8 月份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约为90%,9月份至翌年2 月份约为80%。商品鸡1 日龄平均体重为33 克,25日龄为268 克,40 日龄为475 克,90 日龄上市体重为900~1 100 克。喂商品肉鸡颗粒料并加适量进口鱼粉,肉料比为1∶3.5。

孵化技术

  英国贵妃鸡抱性不强,繁殖后代可采用电孵化机孵化、土法英国贵妃鸡的人工养殖技术孵化等方法,孵化期为21 天,要想提高受精蛋的孵化率,应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1.及时消毒入孵种蛋。

  种蛋在13~15℃的室温下最多保存5~7 天,入孵前用0.02%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 分钟,晾干入孵。

  2.控制好温度与湿度。

  入孵后第1~18 天温度以冬天37.8~38.0℃、夏天37.5℃为宜。第19 天转入出雏机,温度以冬天37.2 ℃, 夏天37.0 ℃ 为宜。相对湿度要求为第1~18 天为60%,第19~21 天为70%。增加湿度的方法有机内增加水盘或湿毛巾和向蛋面喷雾温水等。

  3.翻蛋与照蛋。

  第1~18天每隔2~4 小时翻蛋1 次,第5~7 天一照剔出无精蛋和死胚蛋,第19 天二照,将活胚蛋转入出雏机,停止翻蛋,等待出雏。难产时可用人工助产的办法将蛋壳轻轻剥开。

育雏技术

  贵妃鸡在育雏期间的死亡数量,占整个饲养期的60%~70%,如果饲养管理方法不当,其死亡率会很高,因此要提高育雏效果,降低育雏期的死亡率,应采取如下措施:

  1."开水"与"开食"十分重要

  绝大多数的养殖户不具备孵化能力,都会从外部购买鸡苗,鸡苗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喝不到水很容易造成脱水现象,因此务必保证在进场后的第一时间让鸡苗喝上出壳后的第一口水,即"开水" 。对于不会饮水、寻找不到水槽的雏鸡,需要人工辅助喂水。"开水"的好坏对雏鸡的成活率影响很大。

贵妃鸡雏鸡的开水、开食

  "开食" 就是让雏鸡吃到出壳后的第一口食物,进而学会自行寻找食物。开始时间过晚、没有辅助雏鸡学会觅食能力、饲喂不定时等都会使雏鸡出现饥饿现象,影响其生长甚至会造成死亡。

  2.搞好育雏舍、用具、垫料的消毒工作

  育雏舍:彻底清扫墙壁和屋檐上的灰尘,用自来水冲洗墙壁和地面,干燥后用20% 的石灰乳刷墙壁,再用3% 的火碱水刷洗地面和距地面1 米高的墙壁,最后关闭门窗用甲醛熏蒸24 小时。

  用具:用清水洗净料盘和饮水器,再用0.1% 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1 小时,最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备用。

  垫料:用前要晒干, 并用1/500~1/600 的84 消毒液溶液喷雾消毒。

  3.给予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育雏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1~2 日龄适宜温度为32℃,以后每天可降低0.5℃。尽管英国贵妃鸡抗寒力较强,但在21~30 日龄仍要保证22℃左右的室温,所以育雏舍内应备有足够的加热设备,如带烟管的铁炉、保温伞或电热板等。另外掌握好鸡群密度、通风条件、季节因素,能够对温度进行更好的控制,减少温度应激造成的疾病和死亡。

  相对湿度以前期65%~70%,后期55%~60% 为宜。育雏舍内要严防贼风侵入,并在天气睛好或鸡群活动时开窗一段时间以便换气。

  4. 给予全价的配合饲料和清洁饮水

  可喂给全价的蛋雏鸡粉料,并拌入4% 的进口鱼粉和6%的饲料酵母粉,使饲料粗蛋白达到25% 左右,以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全日供料,自由采食,但应注意少喂勤添。饮水最好用清洁的冷开水。

  5. 加强管理、控制疾病

  随着日龄的增大,饲养密度应由每平方米60 只左右逐渐疏散到每平方米30 只左右。注意卫生,勤洗料盘和饮水器,及时更换湿、脏的垫料。勤观察,重防治,做好记录。饲管人员要每天仔细观察雏鸡的精神、食饮欲、粪便和呼吸状况。

  发现病弱鸡,应及时隔离治疗;发现死鸡,要及时剖检确诊,对症下药。定期消毒,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做好各种表格的记录工作。

饲养管理

  1. 搞好选种工作

  90 日龄左右进行第1 次选种,选留外貌特征齐全,体重符合标准的公母鸡作为后备种鸡,其他鸡作为商品肉鸡上市。180 日龄进行第2 次选种,要求公鸡行动敏捷,性欲旺盛;母鸡眼亮有神,行动灵活,肥瘦适中。

  2. 饲料和饮水

  后备种鸡可用青年蛋鸡料限制饲喂,每天喂料2 次,每天每只100 克左右。产蛋鸡可用产蛋蛋鸡料加入2% 的进口鱼粉和5% 的饲料酵母粉喂给,每天喂料3 次,每天每只125 克。全日供给清洁饮水。

  3. 加强管理

  密度:后备种鸡按每平方米舍内饲养8~10 只,舍外应有比舍内大1 倍以上的运动场。产蛋鸡按每平方米舍内饲养4~5 只,每群以100~150 只为宜。公母比为1∶7~8,利用年限一般为3 年。运动场最好设有钙池,池中放些贝壳粉或石灰石。光照:后备种鸡以自然光照为宜,产蛋鸡每天光照时间应达到15~16 小时,要定时开、关灯。注意卫生。

  4. 防病治病

  每天清扫室内外粪便,注意观察鸡群,及时防病治病。其他:勤捡蛋,保证蛋箱卫生,最好室内外设有栖架。

疾病防治

  1. 鸡新城疫

  在5、25 日龄时各用1 次鸡新城疫Ⅱ系疫苗点眼和滴鼻;40、135 日龄各用1 次Ⅰ系疫苗肌注,种鸡休产期再接种Ⅰ系疫苗1 次。流行疫区应紧急注射Ⅰ系疫苗。

  2. 传染性法氏囊病

  在10、30 日龄各用1 次弱毒疫苗饮服;产蛋前1 个月和38~40 周龄时各用1 次灭活疫苗肌注。发病时可肌注高免蛋黄液,并在7~10 天后使用灭活疫苗接种1 次。

  3. 白痢病

  1~20 日龄在饲料中按使用说明交替拌入氟哌酸粉预防,3~7 日龄停药。在饲料中加入1% 的碎大蒜,既能增加食欲,又可防病。

  4. 球虫病

  20~60 日龄的小鸡可用适量的氯苯胍、克球粉等药物交替拌料预防,23~27日龄、38~42 日龄停药。地面平养和高温高湿环境最易引起球虫病暴发。

  5. 禽蛔虫病

  若为地面平养,最好每隔2 个月驱虫1 次。首先药物是对禽类副作用较小的驱蛔灵。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