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塔

贵妃塔在南雄市珠玑巷南街"珠玑古巷"牌楼西侧,一座元代实心石塔叠于一口四方古井之上。
- 中文名称 贵妃塔
- 地理位置 南雄市珠玑巷南街
- 规模 高3.36米 底座直径1.2米
- 纪念人物 胡妃
基本信息
石塔为平面八角形,共7层,用7块红色砂质岩雕刻成形,垒叠而成。石塔通高3.36米,底座直径1.2米,高24厘米。第一层高59厘米,为莲花座,上有八角柱体,柱体上刻有"四大天王"浮雕,并刻有"南雄路同知孙朝列重立,元至正庚寅孟冬纪"字样。第二层高38厘米。第三层高40厘米。第四层高40厘米。这几层均有莲花座。第五层高30厘米,塔身呈扁椭圆形。第六层高40厘米。第七层高35厘米。第六、七层呈圆柱形。塔身为莲花座鼓形,塔顶为宝葫芦,高30厘米。整座石塔共刻有36尊罗汉浮雕。
发展历史
珠玑巷石塔,又称贵妃塔,位于古巷钟氏宗祠大门南侧。据清代简朝亮编纂的《粤东简氏大同谱》载:"珠玑巷在今南雄府北三十里沙水村,路旁有铁舍利一座。"该塔始建于宋末,被兵毁。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重建,置放在一古井之上。至今已有645年的历史, 这座石塔是广东省现存元代石塔中唯一有确凿年代可考的石塔,也是珠玑巷保存年代较久的文物,现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掌故
贵妃塔的建造,记录了珠玑巷人一段悲惨的南迁历史。胡妃乃南宋度宗皇帝妃子,被奸臣贾似道所害。当时朝廷任贾似道为相,政治腐败。相传在咸淳八年(1272)八月,度宗皇帝到景灵宫去祭拜先皇之后,恰巧下起大雨来,贾似道要皇帝等到雨停后由他用大辂车接回宫。但是,胡贵妃的哥哥胡显祖已准备一部逍遥辇,把皇帝接走了,贾似道大怒,事后诬说胡显祖兄妹有夺权野心。度宗皇帝听信谗言,罢了胡显祖的官,并逼胡贵妃出宫为尼。后来,胡贵妃沦落为南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之妾。不料黄贮万的家仆告发,贾似道便启奏朝廷,诬说珠玑巷百姓要造反。于是朝廷决定派官兵围剿珠玑巷。这个事件史称"胡妃之乱"。消息传出,珠玑巷的居民纷纷逃难。其中多数砍竹结排,顺浈水南下,一直漂流到珠江三角洲各地。珠玑巷附近58村村民恐遭祸延,也四处逃走。胡贵妃见此惨状,投井自尽。后人为纪念胡贵妃,在井上建塔。石塔7层,意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后人对胡贵妃的褒扬。现存的胡妃塔重立于胡妃死后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