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贪多务得

2022-07-09 17:59:01 百科资料

贪多务得,汉语成语,读音是tān duō wù dé,意思是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出自《进学解》。

  • 中文名称 贪多务得
  • 拼音 tān duō wù dé
  • 出处 《进学解》
  • 注音 ㄊㄢ ㄉㄨㄛ ㄨˋ ㄉㄜ
  • 近义词 贪多务得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贪得无厌

成语解释

  贪:贪图。务:谋求;追求。得:得到。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贪求多而志在必得。

  示例

  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而泛观古人之文则又博而寡要,且惧夫贪多务得而遂溺于文。"

  《剪灯新话·申阳洞记》:"因乏药材,入山采拾,贪多务得,进不知止,不觉失足,误坠於斯,触冒尊灵,乞垂宽宥。"

  孙犁《读冉淮舟近作散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多务得。"

  郭沫若《洪波曲》一三章:"敌人是好大喜功,贪多务得的。"

成语故事

  唐朝散文家韩愈24岁中进士到京城长安做官,他在官场不得志,45岁时被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他给学生讲课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很有欢迎。他在《进学解》中强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待学业不能贪多务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